美國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週三在《Fox & Friends》節目上表示,川普政府正在討論將總統提出的「2000 美元關稅紅利(tariff dividend)」限制於年收入低於 10 萬美元的家庭。這項提案仍在內部討論中,尚未作出最終決定。
川普承諾「每人 2000 美元」紅利 具體細節仍不明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在最高法院就「對等關稅」的合憲性辯論後,在社群平台上發文稱,美國政府將向每位公民發放「至少 2000 美元的紅利(不含高收入人群)」,但未說明發放方式或資格條件。

白宮新聞祕書 Karoline Leavitt 稍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川普「堅定承諾要讓這筆紅利實現」,經濟顧問團隊正在研究具體執行方案。她指出:
不過,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事後受訪時暗示該紅利可能不會直接以現金發放,而是透過減稅或稅務抵免的形式間接體現。Scott Bessent 表示,這項「紅利」可能以不同形式出現,例如已在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中實施的減稅措施,包括免稅小費、加班免稅、社保收入免稅,以及汽車貸款利息抵扣等政策。Scott Bessent 表示:
「總統正在考慮的 2000 美元稅務減免,將針對收入低於 10 萬美元的家庭。」
關稅收入不足以支撐「全民紅利」
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資料,自川普政府啟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關稅以來,至今年 9 月底僅徵得約 900 億美元。若計入所有關稅類型,2025 財政年度的關稅總收入為 1959 億美元。
然而,若要向年收入 10 萬美元以下的家庭發放 2000 美元紅利,根據 Tax Foundation 聯邦稅務政策副總裁 Erica York 的估算,成本約需 3000 億美元,遠高於現有關稅收入。若放寬至「全民發放」,成本甚至將超過 4600 億美元。這意味著,若川普堅持實施紅利政策,政府可能需要動用未來十年預期關稅收入(財政部預估為 3 兆美元),或增加聯邦赤字(目前已超過 38 兆美元)。
國會與共和黨內部反應
川普的這項關稅紅利計畫需獲國會批准才能執行,但就連同黨議員都對此提案持保留態度。俄亥俄州參議員 Bernie Moreno(共和黨) 直言:「這法案永遠不會通過,我們已經有 37 兆美元的債務了。」同時,最高法院正在審理的 IEEPA 關稅案若判決不利,川普政府甚至可能被迫退還部分進口商的關稅,進一步削弱資金來源。
政策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操作性
綜合來看,川普提出的「2000 美元關稅紅利」目前仍屬政治宣示階段,尚未具備財政可行性。實際執行可能面臨三重挑戰:
- 資金缺口 —— 關稅收入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現金發放;
- 法律風險 —— 最高法院可能削弱 IEEPA 關稅依據;
- 國會阻力 —— 多數議員反對擴張支出。
若最終轉化為稅收減免或社會補助形式,這項「紅利」計畫將更容易實施,也能反映川普政府試圖以「關稅回饋民眾」的敘事來鞏固選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