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 DAO 的理解越發深入,以及在 OpenDAO 空投等一系列事件的推動下,類似的空投活動以及 DAO 的推出已經司空見慣。
司空見慣帶來的直觀體現便是,人們對於這類 meme DAO 的熱情早已不如從前,OpenDAO 的代幣$SOS 的價格表現同樣不佳,開盤即巔峰,觸及高點回落後,再沒能吸引到市場熱切的關注。
在平庸表現的市場中,游資更熱衷於對熱點的追逐,而非傳統市場參與者口中的「價值投資」。也有人開玩笑說,只有被套了才會分析基本面,以進行「價值投資」。而就在 meme DAO 市場熱度低迷的時候,CULT.DAO 出現了,驚人的代幣表現引發了市場中很多人的 FOMO 情緒。當我和一些人談論起 CULT.DAO 時,他們都會興致勃勃地和我說自己買了幾個 ETH。
那麼,CULT.DAO 是什麼?
CULT.DAO:去中心化風投
用其白皮書的話來說:
CULT.DAO 尋求快速推進全球經濟秩序的崩潰,並資助尋求相同目標的革命者。
CULT.DAO 主要由兩個群體組成——Guardian 和選民。 DAO 成員質押 $CULT 可以獲得對應的 $dCULT。 $dCULT 對應著選民的治理權利。前 50 位 $CULT 質押者將成為 Guardian,擁有提案的權利。其他 $CULT 質押者都是選民。
Guardian 所有的提案內容需要與對其他去中心化協議的投資有關。提案包括被投資協議的代幣總供應量、CULT.DAO 投資所能拿到的份額、協議的審計報告、燃燒和分配計劃以及代幣經濟學。
用以投資的 DAO 金庫收入來自於 $CULT 代幣交易的 0.4%。每籌集價值 15.5 ETH 的 $CULT,便有價值 2.5 ETH 的 $CULT 被銷毀,價值 13 ETH 的 $CULT 將會打給被投資協議。
而 CULT.DAO 鼓勵提案的目的是為了對抗中心化,推動去中心化的進一步落地,並受益於這項崇高的事業(來自於官方白皮書)。
在提案後,DAO 成員即選民便可以為其投票。
說白了,就是由 Guardians 挑選項目,由所有質押代幣的成員投票。
通過之後,CULT.DAO 將用價值 13 ETH 的 $CULT 以當前輪次的價格購買被投資協議當前輪次的代幣。代幣按照被投資協議的計劃釋放,在釋放後以代幣的即時價格換回 $CULT,50%的利潤分配給 $CULT 質押者,另外 50% 的 $CULT 將被打入黑洞地址。
其實,CULT.DAO 想做的是去中心化的 Web3 VC 風投。 $CULT 質押者相當於 VC 股東,而前 50 位 Guardians 是項目經理,負責選擇項目並發起提案。
CULT.DAO 的敘事
CULT.DAO 在市場上受到的廣泛歡迎主要與其敘事有關。
CULT.DAO 主打的特色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據官方介紹,它的目的就是深化去中心化的落地。
這與加密擁躉們的心願不謀而合。
「投資」本身也是一件令人著迷的事情——尤其是對於一些散戶,對於他們而言平時很難接觸到很多協議的一級投資。 CULT.DAO 相當於將他們的身份拔高,成為了某個協議的投資者。或許這個協議還將在未來有機會改變整個世界。
Stake 收益也全部來自於投資所得,國庫來自於代幣交易手續費,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綜上便是 CULT.DAO 的敘事價值。
顯然這是一個有趣的協議。不過,對於很多人而言,$CULT 只是一個「土狗」代幣,一個類似於 SHIBA 的 meme token。大家互相炒作,追逐熱點,聽著別人 N 倍收益的侃侃而談,Fomo 情緒油然而生。我也是其中之一。
在我正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CULT 正在經歷著暴跌,市值幾乎腰斬。所以,這篇文章並非投資建議,只是我對於這個去中心化協議的基本面分析。翻譯翻譯就是,我被套了。
更新:這篇文章在深潮發佈時,已經盈利,同樣不作為投資建議,僅僅只是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