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t專欄】去中心化App,真需求還是偽需求?
「去中心化」或許從來都不是第一順位。
性能與去中心化的抉擇,一直以來都是底層開發人員討論與相互批評的議題。區塊鏈產業存在著兩派人馬,一是像以太坊的V神這種理想主義者,認為去中心化的特質是區塊鏈的核心價值,是不可撼動的存在,另一派如EOS的BM則認為,為了區塊鏈的擴展性與性能,犧牲去中心化是必要的手段。然而對一般社會大眾,有多少人會關心這個議題呢?
解決痛點,才是首要目標。
還記得以前高中的時候,手機還沒有網路,聊天都只能用簡訊,為了不浪費簡訊的錢,字數都要算得剛剛好,字太少浪費,字太多又會多算一封的錢。後來手機網路普及了,facebook、line、wechat這些通訊軟體免費又方便,解決了使用簡訊通訊的痛點,短時間爆紅,成為大眾通訊的最佳選擇。
現在手機的網路不會很貴,也時不時會舉辦優惠活動,對一般大眾而言都是能接受的。一個app是否會爆紅,跟他背後有多強大的技術支撐,並沒有直接關係,更何況是「去中心化」這種人們使用上無感的新技術。許多開發商都打算開發去中心化的通訊軟體,讓隱私權回歸給大眾,避免中國這種中心化監管的問題。但現實是,如果這個通訊軟體沒有line方便、功能沒有比line豐富、使用的人不夠多,即便你擁有最頂尖的區塊鏈技術,大眾仍然不會買單。
大眾使用app看的是是否解決生活上的痛點,喜歡吃美食會下載「愛食記」,有搭公車習慣會下載「台北公車通」,民眾不會關心開發商是誰、隱私權政策寫了甚麼,當然更不會有人在乎你是不是去中心化,重要的是要解決什麼樣的痛點。
大部分dapp的開發目標都是「資源共享」。
在看過這麼多dapp後會發現,他們的經濟模型,都是希望平台上的使用者,能夠互惠共存,達到資源共享。例如一個去中心化的租屋平台,可以省去第三方中介所需要的手續費,直接讓房東與房客對接,房客的評論會被儲存在鏈上,不可竄改,且房客還能夠透過平台上的活耀與貢獻度獲得token,這種降低中介的dapp就能夠解決大眾對租屋的「價格痛點」,但也有可能會引起產業人士的反彈。
除了要符合大眾需求,還要合政府的胃口。
Uber是大家熟悉的資源共享案例,過去Uber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不論是離峰還是尖峰時刻,車資都比計程車便宜,但Uber每趟車次對車資抽成20%至25%,透過信用卡扣款,完全不經過台灣政府監管,相較計程車車隊要上繳的營業稅,政府抽不到Uber的稅,引發計程車公會的不滿。政府在計車程產業的壓力下,使用更多行政手段要求Uber合乎規定,雖然Uber最後退讓了,但價格也回不去了。
Airbnb是全球著名的日租套房網站,也是資源共享的最佳典範,然而卻又上演同樣的劇情,旅館住宿業者的利益受到瓜分,今年六月尋求高官的支持,要求立法,禁止這些非法出租的網站刊登廣告,於是政府就真的打算立法了,「未來刊登非法日租套房的網站,最高將處以30萬罰鍰,並得要求網站撤除刊登訊息,若網站不移除,不僅可連續罰,還會被切斷網路IP。」
即便人們接受去中心化和資源共享的應用平台,政府與既得利益者的反彈,也會成為這些dapp發展上的阻礙。
路都還沒鋪好別想著要賣車。
朝思暮想陳柏霖,身旁卻是沈玉琳,理想與現實總是有落差,目前區塊鏈產業最大的問題就是主鏈的數據處理速度。dapp就像是車,主鏈就像是馬路,駕駛人的駕駛體驗取決於車開得快不快,穩不穩,而馬路是最根本的要素,路沒鋪平,開起來肯定不舒服。不管是以太坊2.0、EOS、ZILLIQA或CARDANA都一樣,只要能夠在性能與安全之間取得最好的平衡,就能夠為dapp打造更好的生態系,為實際落地應用提供更加穩固的基礎。
對於主鏈,我們應該糾結的不是去中心化與中心化,而是性能與安全。雖然我同意V神的想法,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核心價值,但是站在現實面來看,現在的區塊鏈產業跟早期已經不同了,市場上大部分是機構投資人和一般普羅大眾,理想主義者少之又少,能不能解決「用戶痛點」才是第一順位,「去中心化的程度」應該排第二。
還是那句話,即便你背後用了最厲害的技術,達到最高的去中心化程度,不能解決用戶痛點的都是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