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9/09 星期二

  • 22:47

    PANONY 宣布任命 Sunny Ng 為新任 CEO,加速國際化與跨界創新

    區塊鏈諮詢與媒體機構 PANONY 於 9 月 8 日正式宣布,原首席營運長(COO) Sunny Ng 接任執行長(CEO),全面負責公司策略發展與全球業務拓展。 身為業界領先的區塊鏈諮詢與媒體機構,PANONY 致力於透過策略諮詢、合規輔導及內容傳播服務,推動區塊鏈技術的規模化應用與全球協作。 Sunny Ng 在 2017 年加入加密產業,最早負責 OKX 海外市場,曾擔任交易所 Bithumb Global 的 CMO 領導全球行銷策略,並推動其國際化發展。自 2021 年 9 月加入 PANONY 擔任 COO 以來,她憑藉豐富的市場規劃與顧問經驗,持續強化公司在數據洞察與策略諮詢服務的優勢,協助公司業務穩健成長。 Sunny Ng 參加香港 Web3 嘉年華的活動現場 在接任 PANONY CEO 之際,Sunny Ng 表示,她將帶領團隊聚焦全球化與合規創新,推動公司成為連結傳統金融與 Web3 世界的橋樑。 Ng 指出: 我們將以香港為基點,以全球為舞台,透過合規創新、跨界合作與務實落地,協助客戶抓住數位時代的機會。同時,PANONY 也將積極與北美、歐洲、亞洲的頂尖機構合作,引入人才、技術與資本,同時推動專案與全球市場的對接。 另外,原 PANONY 資深顧問顧問 Cassidy Huang 同步晉升為 PANONY 台灣區負責人。 Cassidy 職業生涯始於摩根士丹利等頂尖機構的財富管理部門,擁有深厚的金融背景,並在區塊鏈行業深耕超過五年。自 2021 年加入 PANONY 以來,她已為全球超過 200 個專案提供市場進入與在地化諮詢,協助客戶提昇在亞太地區的品牌影響力。 Cassidy 畢業於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Cassidy Huang 主持圓桌會議(右1) PANONY 是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產業的領先孵化器、投資機構及策略顧問。作為業界的關鍵合作夥伴,PANONY 已支持全球超過 400 家新創公司,協助其製定高效的市場進入策略,實現成功產品落地。同時,PANONY 也為《財星》500 強企業提供區塊鏈整合與業務拓展的諮詢服務。 旗下媒體 PANews 是區塊鏈與 Web3.0 領域領先的智庫型資訊平台,專注於提供具有國際視野的前沿資訊與深度研究。內容範圍涵蓋 Web3 基礎科普、深入解析、資料透視、人物專訪等,其通報被產業主流機構及資料平台廣泛採用,並覆蓋海內外主流社群媒體平台。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20:06

    聯邦銀行宣布與 MaiCoin 合作,試辦虛擬資產保管業務

    聯邦銀行今(9)日宣布與 MaiCoin 集團合作,正式開辦「虛擬資產保管試辦業務」,成為國內首家正式開辦該業務的銀行。 根據週二發布的新聞稿,聯邦銀行在今年 6 月獲金管會核准試辦虛擬資產保管業務。在試辦期間,聯邦銀行將採用 MaiCoin 集團旗下 AMIS 帳聯網路科技的冷錢包保管解決方案,以小規模方式保管現代財富科技有限公司的虛擬資產。 MaiCoin 集團創立於 2013 年,旗下 MAX 平台為台灣主要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 聯邦銀行表示:「試辦此業務之核心目的是導入銀行嚴謹的風險管理制度及內控流程,為客戶提供值得信賴的託管服務,以確保虛擬資產的存儲、轉移及交易過程中,所有資料都能夠受到充分的保護。」 聯邦銀行補充說,公司將持續擴大規模,建立更務實的虛擬資產保管機制,為客戶提升資產安全保護層級,以落實投資人保護原則。此外,聯邦銀行也將積極推動客戶教育,協助客戶瞭解虛擬資產的風險控管及相關法律規範,為台灣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金管會在去年 11 月推出「虛擬資產保管業務」的主題式業務試辦,開放金融機構進行申請。除了聯邦銀行之外,中信銀行、凱基銀行、國泰世華銀行也已獲得金管會核准試辦此業務。 根據中央社於 6 月報導,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日前表示,虛擬資產保管業務試辦為期 6 個月,期滿後業者要向金管會報告,說明施行成果。
  • 19:07

    Bitget 2025 台北區塊鏈週圓滿落幕回顧精彩時刻

    全球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與 Web3 公司 Bitget,2025 年 9 月 6 日 圓滿完成在台北區塊鏈週(Taipei Blockchain Week 2025)的精彩亮相。作為今年的 金牌贊助商,Bitget 不僅於主會場展現前沿產品與理念,更透過多元互動與專場活動,為與會者帶來難忘的體驗。 MotoGP 主題展位,沉浸式互動體驗 今年 Bitget 展區以 MotoGP 主題 精心打造,結合遊戲裝置與沉浸式場景,讓來賓化身賽道上的騎士,感受「速度 × 加密金融」的獨特魅力。展位內特設互動挑戰環節,參與者不僅能透過遊戲體驗比拼反應與專注力,還能同步了解 Bitget 與全球頂級體育賽事合作的創新案例,將賽道的激情與加密投資緊密融合。現場人潮絡繹不絕,展位人氣持續高漲,成為會場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 BG 湛藍女團登場,與用戶零距離互動 人氣 BG 湛藍女團 於展會期間驚喜現身台北區塊鏈週,為現場注入滿滿能量。她們不僅與現場觀眾近距離合影、發放簽名卡,還透過互動橋段與來賓分享近期加密市場觀點。許多用戶更表示這是他們首次能與品牌大使如此零距離接觸,進一步拉近了社群與品牌的情感連結。這份來自女團的親和力,充分展現了 Bitget 「以社群為核心」的品牌文化。 媒體與 KOL 專訪,強化品牌聲量 Bitget 也積極與外界媒體互動,安排了 五家重量級媒體專訪。採訪內容涵蓋 AI 在交易中的應用、RWA 永續合約的突破、以及社群建設的戰略布局,充分展現 Bitget 作為全球領先交易所的前瞻視角與創新能力。透過媒體傳播,Bitget 不僅向行業專業人士傳達其產品與理念,更進一步觸及更廣泛的受眾群體,提升品牌在亞洲及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COO Vugar Usi Zade 重磅演講 作為台北區塊鏈週的重點議程之一,Bitget COO Vugar Usi Zade 受邀在論壇 「Next-Gen Exchanges: The Intelligence Layer」 發表主題演講。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剖析 AI 如何全面提升交易所的速度、可靠性與用戶體驗,並進一步展示了 GetAgent AI 交易助手 的創新應用。這款全球首款原生加密 AI 交易助手,能讓用戶透過平台交易行為完成市場分析與個人化的交易提示,為行業開創嶄新模式。 Bitget 贊助 KOL Shisha Night 在 Taipei Blockchain Week 期間,Bitget 也特別贊助了 KOL Shisha Night,邀請來自 Web3 生態的 KOL、創作者與行業代表齊聚一堂,加深 Bitget 與產業意見領袖之間的連結,展現品牌致力於推動社群互動與多元交流的初心。 完整回顧影片,請點擊查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itget 繁體中文(@bitgettw)分享的貼文關於 Bitget Bitget 成立於2018年,是世界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和 Web 3 公司。目前,服務超過 1.2 億用戶,遍佈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Bitget 致力於透過其創新的「跟單交易」功能及其他交易解決方案,幫助用戶更聰明地進行交易,日均交易量達 200 億美元,目前已成為全球第四大加密貨幣交易所(依交易量計算)。 Bitget Wallet (前身為 BitKeep)是世界一流的多鏈加密錢包,提供一系列 Web3 解決方案和交互功能,集成錢包、Swap、 NFT 市場、DApp 瀏覽器等。 Bitget 也透過與具公信力的合作夥伴攜手合作,鼓勵大眾擁抱加密貨幣,包括全球最具聲望的足球聯賽 LALIGA、傳奇球星梅西、頂尖奧運選手以及官方電競賽事主辦單位 PGL。 Bitget 官網 | X | Instagram 關於 Bitget Wallet Bitget Wallet 是全球領先的去中心化 Web3 錢包,服務超過 8,000 萬用戶。支援超過 130 條主流公鍊和數百萬種加密資產,提供一站式資產管理、交易、市場數據、DApp 瀏覽、理財與支付等功能。錢包聚合數百個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和跨鏈橋,支援多鏈互動。 Bitget Wallet 設立了 3 億美元用戶保護基金,以增強資產安全保障。 Bitget Wallet 官網  |  X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8:05

    Winklevoss 兄弟的 Gemini 交易所傳獲納斯達克投資 5000 萬美元

    路透社引述兩位知情人士報導,由 Cameron 與 Tyler Winklevoss 兄弟創辦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Gemini Space Station 在推進上市計畫的同時,已確定獲得納斯達克(Nasdaq)作為戰略投資者。 消息人士透露,Gemini 在首次公開發行(IPO)中最多可能籌資 3.17 億美元,其中納斯達克已同意在 IPO 同步進行的私募配售中,購買價值 5,000 萬美元的股票。 這筆投資屬於一項合作關係的一部分。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這項合作將使納斯達克的客戶能夠使用 Gemini 的託管與質押服務。同時,Gemini 的機構客戶也將能夠使用納斯達克的 Calypso 平台,以管理和追蹤交易抵押品。 Gemini 預計將於週五以股票代碼「GEMI」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消息人士提醒,該公司的計畫仍受市場狀況影響,可能有所變動。 一些數位資產公司也在近期進軍 IPO 市場,包括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與加密貨幣交易所 Bullish。若 Gemini 成功上市,將成為繼 Bullish 與 Coinbase 之後第三家公開交易的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其中 Coinbase 也是首家被納入標普 500 指數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Winklevoss 兄弟因 2008 年與 Facebook 及其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的法律訴訟和解而成名,後來將部分和解金投資於比特幣,並成為全球最早的加密貨幣億萬富翁之一,也因此獲得「比特幣雙胞胎」的綽號。
  • 18:00

    從銀行搬到鏈上,當長期 10% 穩定幣理財擺在面前,你敢不敢接?

    不管你熟不熟悉 Web3,最近大概都刷到過類似宣傳:「USDC 提供 12% 年化活期收益」。 這並非噱頭。雖然只是 Circle 貼息的一個月短期活動,但也映射出鏈上的賺錢邏輯正滲透進更廣泛的理財場景。畢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鏈上高收益理財還只是「DeFi 極客」的小眾玩法——需要自己連接錢包、研究複雜的協議套件、隨時盯著收益曲線,普通人很難真正上手。 而如今,隨著錢包產品與 CeDeFi 架構的融合,這些複雜環節被一點點打磨掉了。一批操作簡化、年化 8%/10% 甚至更高的穩定幣理財產品開始湧現: 它們在操作體驗上已與餘額寶無異,但收益邏輯卻完全不同——資金透過鏈上 DeFi 協議(如 Aave)獲取真實利息,再疊加平台補貼,省去傳統金融體系裡層層抽佣的過程,最終給到使用者的報酬遠高於銀行 1%–2% 的利率,高下立判。 客觀來說,這也是一個正在成形的「Web2 與 Web3 融合」趨勢:鏈上理財正逐漸從小眾的「DeFi 極客玩法」,走向虹吸傳統金融用戶增量、更加普適的大眾財富管理工具。 鏈上理財的現狀:從 CeFi、DeFi,走向 CeDeFi 廣義來看,加密理財產品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中心化金融(CeFi)理財,由交易所等平台託管,使用者體驗友好,但以結構化產品為主,高收益的穩定幣理財較少,且多依賴補貼;另一類則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理財,收益由鏈上協議驅動,資金透明、利率真實,高收益與槓桿選項多,但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操作複雜、門檻偏高。 在 CeFi 陣營中,除了傳統的現貨交易、高風險合約交易與高門檻選擇權交易之外,頭部交易所幾乎都已構建各具特色的理財矩陣,涵蓋賺幣儲蓄、結構化產品,以及鏈上/鏈下融合的資管服務。 儘管產品線琳瑯滿目,邏輯上仍延續傳統金融的路徑,收益多依賴補貼或結構化設計——對專業用戶而言是相對多元的投資工具,但對一般散戶來說,最感興趣的「穩定幣理財」品類,收益多維持在 1.74%–5.5% 區間,且不僅有補貼時限與手續費約束;雖然「好用」,但吸引力不足。 相對而言,DeFi 在這方面競爭力更強。除了 Aave 等主流借貸協議長期提供 4%–6% 的穩定幣基準利率,Nook、Stable、Fuse 等新興應用也透過「封裝」機制放大回報。今年鏈上穩定幣理財產品更是隱隱重現 2020 年 DeFi Summer 的繁榮景象,吸引了相當一批傳統 Web2 用戶入場。 交易所名稱年化收益上限 單戶上限 補貼期間 收益來源 Binance 交易所1.74%(含額外 +10% 獎勵)100,000 USDC30 天槓桿利息 + Circle 補貼OKX 交易所5%(最高可達 10%)1,000 USDC180 天槓桿利息 + 交易所補貼Bitget 交易所5.5%(含額外 +5% 獎勵)300 USDC–僅協議 (Protocol only)註:主流交易所 USDC 理財對比 然而,使用者體驗始終是 DeFi 的最大障礙:連接錢包、支付 Gas、理解複雜協議邏輯與風險管理……這些環節讓多數一般投資人望之卻步。收益雖高,卻難以下沉至大眾層面。 正因如此,CeDeFi 模式漸成值得關注的中間形態。譬如 Circle 與交易所的短期補貼活動,提供了階段性高息體驗;而 Bitget Wallet 新推出的 10% 穩定幣理財,更是進一步將其制度化,成為更具代表性的案例: 高息的長期性:並非一次性補貼,而是透過「協議利息 + 平台永久補貼」的組合機制,把 10% 收益常態化; 極致的流動性:支援隨存隨取、秒級到帳,連補貼也能 T+0 同步結算;存取體驗接近餘額寶,但回報卻遠超傳統金融。 實際使用 Bitget Wallet 的 10% 穩定幣理財會發現,這類產品前端介面幾乎與銀行 App 無異,只需點擊「申購」,就能獲得接近 DeFi 的高息報酬率,卻不必再為與 Aave 等協議的互動、合約風險管理操心,實現「易用性」與「高收益」的兼得。 換句話說,CeDeFi 並非簡單折衷,而是提供了一條值得觀察的新路徑:傳統 CeFi 難以滿足用戶對穩定幣高收益的需求,原生 DeFi 又因門檻過高而難以普及;而 CeDeFi 的平衡思路,讓它成為吸引 Web3 一般散戶、乃至傳統金融(Web2)用戶的重要切入口。 CeDeFi 穩定幣收益版圖全景 如果說 CeDeFi 的出現讓鏈上理財更貼近大眾,那麼穩定幣理財無疑是其中最核心、也最具普適性的賽道。 原因很簡單:穩定幣價格錨定法幣、波動性小,天然適合作為理財底層資產。甚至對於傳統金融體系下的 Web2 用戶而言,USDT/USDC 往往就是他們接觸鏈上的第一站。因此,穩定幣理財幾乎可以視為鏈上理財的「基本盤」。 與傳統金融相比,筆者認為 CeDeFi 穩定幣理財至少應具備三大鮮明特徵: 自託管(自我保管):資金始終掌握在使用者自己的錢包中,不依賴中心化託管; 7×24 小時持續收益:協議利息即時累積,不受工作日約束; 即時贖回、無鎖定期:本金與收益可隨時贖回到帳,真正意義上的「T+0」。 說白了,CeDeFi 的核心,就是把銀行帳戶的使用者體驗與 DeFi 協議的高收益邏輯結合起來。 錢包名稱年化收益上限 單戶上限 補貼期間 收益來源 Trust Wallet4.95%––僅協議OKX Wallet4.95%––僅協議 Bitget Wallet10%10,000 USDC無限制協議 + 補貼 註:主流 Web3 錢包 USDC 理財對比 從市場現況看,目前 Trust Wallet、OKX Wallet 等主流 CeDeFi 穩定幣理財的收益普遍維持在 約 5%,多為基於美債上鏈的「固收化」方案,收益穩定,但難以突破兩位數。 相比之下,Bitget Wallet 新推出的穩定幣理財選擇了另一條路徑——直接接入 Aave 等主流 DeFi 協議取得真實利息,再疊加平台補貼機制,將收益率穩定在 10% 水準,成為當前 CeDeFi 模式下一個頗具爭議、但極具觀察價值的案例。 這種模式的關鍵在於,它並非單純依賴短期補貼,而是把「DeFi 利息 + 平台補貼」制度化,更強調透明與可持續性。使用者只需 1 USDC 即可申購:整體收益一部分來自資金存入 Aave 協議產生的真實鏈上借貸利息,另一部分由平台提供一定幅度的收益補貼,確保最終年化不低於 10%。 利息以「每小時結算」的形式累計,發放採「贖回時同步結算」;當使用者贖回本金時,會按比例把對應的補貼收益直接空投到錢包。如此一來,資金流向清晰可見、收益來源透明可查。 因此,從結構上看,它不是「無中生有」的高收益承諾,也不同於 CeFi 常見的「補貼驅動黑箱」。透過制度化收益模型,在保證 10% 年化 的同時兼顧透明度與使用者體驗,提供了一個 CeDeFi 產品規範化 的可參考範式。 當然,這類產品能否成為 CeDeFi 破圈的關鍵樣本,仍需時間檢驗。但至少可以確定:當 高收益、可持續性與易用性 在穩定幣產品上匯合時,鏈上理財才真正具備走向大眾化的可能。 「隨存隨取、長期高息」:從加密原生到大眾化 從這個角度延伸,無論是 Circle 與交易所的 12% 短期補貼,還是 Bitget Wallet 代表性的 10% 穩定幣理財,其面向的潛在客群,已不再侷限於深耕 Web3 的加密原生用戶,而是覆蓋到對穩定幣有興趣、但尚未完全進入鏈上的 Web2 與 Web2.5 用戶。 如上所述,對這些用戶來說,他們可能聽過「鏈上高收益」,卻被錢包連線、Gas 費用、合約邏輯等環節勸退。但當穩定幣理財開始具備「隨存隨取」「收益可見」「秒級贖回」等特徵時,他們第一次看見一種與銀行或餘額寶類似、但回報顯著更高的理財形態。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 Bitget Wallet 等 CeDeFi 產品,會主動把重點放在「隨存隨取、長期高息」的體驗上——目的就是跨越加密原生群體,主動擁抱更廣泛的用戶。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這是鏈上金融進化的一部分。 它們的競爭力,正是在「高收益」「流動性」「安全性」三角中找到一種新的平衡。  Web3 理財的「不可能三角」 首先是與利率環境聯動的 高收益。 傳統金融體系已不可避免進入降息週期,理財收益走低;國內銀行活存利率更普遍跌至 1%–2% 區間,甚至不少貨幣型基金收益率已低於通膨。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鏈上市場的借貸需求仍在持續增長。 以 Aave 等主流協議為例,穩定幣利率長期維持在 4%–6% 區間;再加上 CeDeFi 平台補貼,最終拉升至 10% 年化 並非空穴來風。故 Bitget Wallet 的穩定幣理財在理論上確實具備可持續性,於收益面展現出遠超傳統金融的競爭力。 其次是 流動性 與使用者習慣的契合。 若說收益決定理財吸引力,流動性則決定理財實用性。傳統理財產品普遍存在贖回等待期,T+1、T+2 已是常態;對於習慣「即時到帳」的網路世代而言,這種延遲愈發不合時宜。 鏈上理財的 T+0 秒級到帳 正好解決痛點。譬如 Bitget Wallet 允許使用者在贖回本金時,不僅能即時收回本金,連利息也會按比例同步空投到帳,實現真正意義的「秒到帳」。 這種極致的流動性體驗,不僅讓資金管理更靈活,也讓鏈上理財更貼近日常的互聯網金融習慣,從而降低進入門檻。 最後是 安全性 與透明度的提升。 長期以來,「黑暗森林」一直是鏈上金融的軟肋。許多投資人擔心智慧合約漏洞、駭客攻擊,甚至因 Rug Pull 事件而對鏈上理財敬而遠之。 而 CeDeFi 的透明度反而優於 CeFi 的黑箱操作。以上述 Bitget Wallet 理財產品為例,使用者能清楚看到資產由 本金、協議利息、補貼收益 三部分構成,避免 CeFi 常見的「黑箱模式」。 理論上,以 Aave 為代表的頭部 DeFi 協議已穩定運作多年、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疊加鏈上透明的資金流向,在某些面向上的安全性甚至優於多數 CeFi 平台。且資金仍自託管於使用者錢包,平台無法挪用;補貼機制吸引用戶參與,但並未改變資金流向的透明屬性,讓 CeDeFi 產品在安全層面更易取得信任。 當 高收益的可見性、流動性的即時性、安全性的透明化 同時在一個產品中實現時,CeDeFi 穩定幣理財就不再只是 Web3 原生群體的選擇,而是具備跨向 Web2.5 用戶的潛力。 寫在最後 過去十年,互聯網金融用餘額寶、零錢通,把使用者教育成了「隨時存取、收益可見」的習慣;未來十年,鏈上金融產品很可能在此基礎上,提供更高的收益與更強的透明度。 從 CeFi → DeFi → CeDeFi,本質上都在回應同一個問題:高收益、強流動性與安全性,能否真正同時兼得? 今天我們看到的 CeDeFi 穩定幣理財,或許還只是答案的一種初步嘗試——無論是 Circle 與交易所的 12% 短期補貼,還是 Bitget Wallet 提供的長期 10% 收益,歸根究柢,都是圍繞這個問題的不同解法。 至於哪種模式能穿越週期、成為大眾真正信賴的「鏈上理財入口」,仍需時間與市場的檢驗。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7:07

    7 兆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受關注,分析師:資金動向將牽動比特幣與股市

    根據《CoinDesk》報導,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目前持有超過 7 兆美元資產,一些分析師認為,隨著聯準會即將降息,這些資金可能即將流入多種資產類別,包括股市和加密貨幣。 貨幣市場基金是共同基金的一種,投資於高品質、短期債務工具,例如美國短期國庫券(T-bills)、定期存款單(CDs)及商業票據(Commercial paper)。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的數據,截至 9 月 3 日當週,貨幣市場基金總資產增加 523.7 億美元,達到 7.26 兆美元。其中,零售型貨幣市場基金增加 189 億美元至 2.96 兆美元,機構型基金則增加 334.7 億美元至 4.29 兆美元。 近年來,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快速膨脹,最初是在 2020 年初新冠疫情引發的金融危機中,資金湧入以尋求避險,之後則因聯準會升息循環推高殖利率,吸引更多投資人進場。 即便在去年底聯準會將利率從 5.25% 下調至 4.25%,資金仍持續流入。然而,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機構部門研究主管 David Duong 認為,未來若再度降息,投資人可能會把這筆龐大現金轉向其他資產,包括加密貨幣。 Duong 在接受《CoinDesk》採訪時表示: 「目前貨幣市場基金中有超過 7 兆美元,而這些資金幾乎全是來自零售投資人。隨著降息開始到來,這些零售資金流將真正湧入其他資產類別,例如股票、加密貨幣,以及其他市場。」 https://youtu.be/154Soo6uUMc?si=l-6SiEJM3eze7Dw1 根據芝商所(CME)的 FedWatch 工具,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央行在下週會議上至少會降息 25 個基點,部分投資人甚至押注會降 50 bps。 傳統市場觀察人士同樣對這筆龐大的現金部位充滿期待。Cresset 首席投資策略師 Jack Ablin 日前受訪時指出:「目前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略高於 7 兆美元,殖利率約 4.5%。若殖利率下降到 4.25% 或 4%,可能會促使更多投資人把資金轉回股票。」 資金能否轉向,取決於整體經濟環境 雖然市場普遍認為貨幣市場龐大資金可能很快流向風險資產,但這並非必然,仍取決於經濟環境。如果降息發生在經濟放緩或不確定性升高的背景下,許多投資人可能寧願繼續持有貨幣市場基金。 匿名市場觀察者 EndGame Macro 認為,貨幣市場基金的創紀錄投資規模其實可能反映潛在的經濟隱憂。 EndGame Macro 在 X 上發文指出: 「我們只會在投資人想要收益、卻不願承擔存續期間或股市風險時,才會看到這樣的資金累積情況。這在網路泡沫破裂後出現過,在全球金融危機後也出現過,還有在 2020–21 年利率被壓低到零時,資金只能暫時停留場外。」 EndGame Macro 補充說,隨著利率下降,資金通常會先流入美國國債,然後才進入風險資產。資金輪動的方式取決於即將到來的降息幅度。 「現在的關鍵問題不僅僅是聯準會是否降息,而是會怎麼降。如果只是謹慎地下調 25 個基點,資金會逐漸從貨幣市場基金流出;但若一次性降息 50 個基點,資金外流的速度可能加快,先進入公債,隨後再流向風險資產,因為殖利率優勢將迅速消失。隨著 7.4 兆美元的資金在場邊等待,資金輪動的規模和方向一樣關鍵。」 https://twitter.com/onechancefreedm/status/1965207300295086221
  • 16:23

    妖幣 MYX 一週狂飆近 15 倍!躍居幣安合約交易量第三,空軍激戰莊家

    在社群中被不少人質疑背景複雜的 Binance Alpha 代幣 MYX,近期走勢異常強勁。過去 24 小時內暴漲超過 290%,過去一週累計漲幅更超過 1,480%。截至撰寫時,MYX 在幣安合約市場的交易量已攀升至全平台第三位,僅次於比特幣與以太幣。 這一波急漲似乎與 大規模空頭爆倉 有關。數據顯示,僅在過去 24 小時內,MYX 的空單爆倉金額就超過 5,000 萬美元,觸發了典型的「空頭擠壓」,推動價格迅速上攻。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 MYX 價格已大幅上漲,其資金費率仍維持在 -0.4277%,這意味著市場上依舊存在大量堅持看空的交易員,持續為做多方支付費用。這種「逆勢偏空」的氛圍,說明空軍與莊家的角力仍未結束。
  • 14:55

    從風機到太陽能板:螞蟻集團區塊鏈部門推進能源資產上鏈,規模達 600 億人民幣

    根據《彭博社》報導,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旗下的區塊鏈部門螞蟻數字科技正在加速推動超過 600 億人民幣(約 84 億美元) 的能源資產上鏈。 消息人士透露,該部門已經在中國追蹤並監控約 1,500 萬台新能源設備(包括風電機與太陽能板)的發電數據與潛在停機風險,並將這些運行資料移轉至公司的區塊鏈螞蟻鏈(AntChain)。 據報導,螞蟻數字科技已經透過代幣化完成三個清潔能源專案融資: 2023 年 8 月:為新能源企業朗新科技(Shenzhen-listed Longshine Technology Group)自離岸銀行籌得 1 億人民幣,鏈接超過 9,000 台充電設施至螞蟻鏈。 2023 年 12 月:為綠能服務商協鑫能科(GCL Energy Technology Co.) 籌得逾 2 億人民幣,將其光伏(太陽能光電)資產上鏈,吸引海外投資人參與。 此外,近期完成的第三項融資總額約 3 億人民幣,標誌著專案已進入實質落地階段。 藉由這種方式,企業能夠繞過傳統融資中介(例如銀行放貸員、承銷商、資產管理人),直接向投資者發行數位代幣,代表基礎資產的部分所有權或未來收益分成。此舉降低成本、加快融資效率,並可能開放給更多投資人參與基礎設施融資。 知情人士指出,螞蟻集團未來還在探索如何藉由在海外去中心化交易所發行代幣,提升實體資產(RWA)的流動性。不過,這些計畫仍取決於監管批准,因此仍屬初步階段。此外,螞蟻數字近期也加入由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 主導的沙盒計畫,探索資產代幣化的更多應用可能。
  • 14:53

    NFT 市場再蒙陰影,佳士得傳將裁撤數位藝術部門

    根據《Now Media》報導,國際藝術品拍賣行「佳士得」(Christie’s)將關閉其負責 NFT 銷售的數位藝術部門,並把相關業務整併至更大的單位,此舉正值全球藝術市場持續下滑之際。 一位佳士得發言人表示:「佳士得已做出一項策略性決定,將重新調整數位藝術拍賣的形式。本公司會在更廣泛的 20 與 21 世紀藝術類別之下繼續出售數位藝術作品。」 同時,《Now Media》報導稱,佳士得已裁掉兩名員工,包括數位藝術副總裁 ,不過至少仍會保留一名數位藝術專員。此舉是該拍賣行新任執行長 Bonnie Brennan 於二月加入公司以來進行的一系列變革之一。 佳士得曾在 NFT 領域擁有極大影響力,拍賣了多件知名作品,包括數位藝術家 Beeple(本名 Mike Winkelmann)的《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該作於 2021 年 3 月以 6,930 萬美元成交。此外,該拍賣行在 2022 年 9 月推出以太坊鏈上拍賣平台「Christie’s 3.0」,但據報導,該平台的後續走向仍存變數。 市場環境或推動轉向 數位藝術顧問、策展人兼收藏家 Fanny Lakoubay 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她推測佳士得的這項舉動可能與「目前藝術市場的萎縮」有關。 根據《2025 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全球藝術市場持續下滑,2024 年總銷售額下降 12%,至 570 億美元,拍賣行公開與私人合計銷售額則下跌 20%,降至 230 億美元。 Lakoubay 指出,當某個部門的收入低於其他部門時,拍賣行就無法再合理地維持它的存在,即使最近也有一些成功的拍賣案例。她補充道: 「這無疑不是一個正面的訊號,但我們也應該記住:拍賣行主要專注於已成名藝術家與品牌的二級市場銷售。要讓這種模式在數位藝術領域真正運作並擴大規模,仍然言之過早。」 Lakoubay 認為,現在或許更適合專注於一級市場的發展,並引導傳統收藏家接觸新興的數位藝術家。 https://twitter.com/flakoubay/status/1965091868120658137 另一位 NFT 收藏家、Doomed DAO 成員 Benji 則認為,佳士得關閉數位藝術部門並不代表數位藝術需求疲弱,也不代表「機構不再關注我們的 JPEG」。他推測,問題出在商業模式本身,而非市場需求,因為該模式「存在缺陷,且不可持續」。他甚至形容,這可能會是佳士得的「柯達時刻」。 「當 Gondi 等線上競爭對手對同樣的交易收取零佣金時,你又怎麼能對一件不需要認證、保存、保險或運輸的作品收取 25% 至 30% 的佣金呢?」Benji 表示:「我不樂見優秀的人失去工作,但佳士得退出這個領域對整體是正面影響——少了一個抽取價值的中間商,就代表收藏家與藝術家能獲得更多價值。」 https://twitter.com/8888Benji/status/1965195315709182315 NFT 市場近幾年波動劇烈,去年創下了自 2020 年以來交易情況最差的一年,部分原因在於市場不穩定以及代幣價格上漲。然而,2025 年市場開始出現回暖跡象。8 月間,NFT 市場總市值一度飆升至超過 93 億美元,較 7 月大幅增加 40%,主要受到以太坊系列 NFT 與以太幣(ETH)價格上漲的推動。 參考來源
  • 13:05

    伯恩斯坦看好 Circle 成長動能,不懼 Hyperliquid 穩定幣挑戰

    根據《The Block》報導,經紀商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重申他們對 Circle 股票 230 美元的目標價,並表示有信心這家 USDC 穩定幣的發行商即便面臨即將到來的競爭,仍能維持成長。 分析師特別回應了近期關於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 Hyperliquid 的討論:外界擔心若 Hyperliquid 最終推出自己的穩定幣,是否會大幅影響 USDC。 最近 Hyperliquid 宣布將為其 Layer 1 區塊鏈 HyperEVM 舉行穩定幣代號拍賣。有些社群觀點認為,Hyperliquid 若推出自家穩定幣,可能導致 USDC 在該平台熱門的永續合約交易所中的使用量減少。根據 Bernstein 分析師的數據,目前 USDC 總供應量的約 7.5%「被用作 Hyperliquid 永續合約平台的抵押品」。 伯恩斯坦分析師承認,Hyperliquid 及其他新穩定幣的推出將會帶來更激烈的競爭環境,但對 Circle 的影響並非立即發生。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 「為新穩定幣建立流動性並不容易,尤其是在加密資本市場產品(例如期貨)中,倉位規模與執行效率極為重要。Hyperliquid 可能會選擇與更多穩定幣夥伴(包括 Paxos)合作,以提升平台韌性,但要在其期貨產品上建立流動性仍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 隨著市場普遍預期穩定幣市場規模將成長至數兆美元,多家公司正積極搶佔市場,包括由川普家族支持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傳統金融巨頭如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也已啟動穩定幣相關準備工作。 面對外界揣測,Circle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Jeremy Allaire 轉貼了公司在七月發表關於原生 USDC 將部署在 HyperEVM 上的聲明,並表示:「別相信炒作。我們將大舉進入 HYPE 生態系統,並且打算成為其中的重要參與者與貢獻者。」 Circle 股價(股票代碼:CRCL)在六月初上市時大幅飆升,一度達到 299 美元的高點。然而,在隨後的兩個多月裡,CRCL 下跌了超過 60%,週一收於 112.46 美元。 Circle 的持續成長前景 伯恩斯坦分析師同時也表達了對 Circle 成長潛力的信心,並指出仍有額外的利多驅動因素。分析師寫道: 「隨著降息循環展開,我們預期數位資產市場將轉向風險偏好,推動更多 USDC 需求(以及鏈上 USDC 收益的需求)。此外,支付與金融服務整合帶來的穩定幣需求仍處於早期階段,而 Circle 仍在不斷擴展其 USDC 金融生態系統。」 伯恩斯坦還在報告中提到,相較於 Tether,USDC 的市佔率已經上升(目前為 30%,高於第二季的 28%)。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Tether 的 USDT 依然是全球供應量最大的穩定幣,市值約 1688 億美元,市占率將近 59%。
  • 11:38

    韓最大交易所 Upbit 母公司傳將推出自家區塊鏈,申請「GIWA」商標

    根據《CoinDesk》報導,南韓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Upbit 的母公司 Dunamu 已提交名為「GIWA」的專案商標申請,這引發外界揣測其可能推出自有區塊鏈。 相關商標申請在社群媒體上流傳,其中包含經過設計的字體,旁邊還附有疑似該專案標誌的圖樣。 https://twitter.com/anna__yoon/status/1965071580532506982 社群平台 X 用戶 @anna__yoon 聲稱,一位參加 Upbit 開發者大會(UDC)的朋友聽說,Upbit 正在以太坊(Ethereum)區塊鏈上打造自有 Layer 2 網路,名為 Giwa。隨後,多則推文進一步渲染這些傳聞,但 Upbit 或其母公司 Dunamu 尚未正式確認。 與這個傳聞中的區塊鏈同名的網站目前已經上線,並顯示一個倒數計時,暗示該網路可能會在未來數小時內正式公布。計時器下方標示著「Coming soon」。該倒數的時間正好與在 9 月 9 日舉辦的 UDC 大會開始時間相吻合。 https://twitter.com/Official_Upbit/status/1965203504282452261
  • 11:06

    OpenSea 宣布推出 AI 行動錢包、NFT 儲備與寶箱獎勵計畫;預告 SEA 發幣細節即將公開

    NFT 交易平台 OpenSea 的行銷長 Adam Hollander 近日在社群平台公布一系列重大更新,展現其「從 NFT 市場邁向全方位鏈上交易平台」的企圖心。Adam Hollander 表示,該公司將透過新產品與獎勵機制強化用戶參與,同時也透露了有關代幣發行的部分資訊。 推出全新行動應用,AI 深度整合 在 Adam Hollander 的文章中,他宣布 OpenSea 將推出 OpenSea Mobile,提供全新的原生行動交易體驗,並將人工智慧融入平台核心。 這款應用整合了錢包、鏈別、代幣及 NFT,讓用戶可在單一介面完成管理與交易,避免頻繁切換帳號或跨鏈操作的困擾。 OpenSea 同時將推出「OpenSea Intelligence」,利用 AI 讀取跨鏈投資組合,協助用戶更快、更智慧地做出交易決策。官方強調,這將是首個真正 AI 原生的鏈上交易體驗,預計數週內開放 Beta 測試候補名單。 推出 NFT 收藏計畫 為凸顯 Web3 的文化價值,OpenSea 宣布啟動 Flagship Collection,計劃投入逾百萬美元購買歷史性與新興藝術家的 NFT 作品。首批收購包含 CryptoPunk #5273。 Adam Hollander 表示,每次的收購都將公開選購理由,為創作者提供更多曝光。該計畫由內部員工及外部數位藝術顧問組成的委員會負責挑選,並設有完整的治理與透明機制。 獎勵計畫進入 TGE 前最後階段 OpenSea 將同步啟動最終階段的 Pre-TGE 獎勵計畫。自 9 月 15 日起,平台手續費的一半(NFT 交易 1%、代幣交易 0.85%)將注入獎勵池。公司已先行投入價值 100 萬美元的 OP 與 ARB,用於獎勵用戶。 參與者登入後將獲得一個「Starter Treasure Chest(寶箱)」;透過跨鏈交易、完成每日任務、收集隨機獎勵等方式提升等級,最終等級將決定獲得的獎勵份額。寶箱可能開出 Pudgy Penguin、Bored Ape 等熱門 NFT,吸引力十足。 此外,OpenSea 還強調,用戶的歷史平台活動將在 TGE(代幣生成事件)時獲得獨立的 SEA 代幣分配,而這部分的分配由 OpenSea Foundation 負責,不包含在 Pre-TGE 的獎勵計畫之中。 SEA 代幣最新進展 最後,也是大多數人最關注的發幣資訊。OpenSea Foundation 預計於 10 月初公布 SEA 代幣的 TGE 細節。官方強調,SEA 將以「可持續的經濟機制」設計,並為持有者提供長期價值支撐。
  • 10:34

    VIX 指數拉警報!短期市場風險趨緩,但九月降息恐換來十月動盪

    根據 VIX 指數期貨的數據顯示,聯準會在 9 月 17 日公布利率決議後,風險資產可能將面臨更嚴峻的環境。 VIX,又稱「華爾街恐慌指數」,是透過標普 500 指數期權價格即時計算的波動率指標,數值越高代表市場對不確定性的預期越強。根據 TradingView 數據,10 月 VIX 期貨合約(次月合約)與 9 月合約(當月合約)之間的價差已擴大至 2.2%,在歷史標準下屬於極端水準。而 9 月合約的到期日,恰好與聯準會會議同一天。 與此同時,前月合約僅較 VIX 現貨指數小幅溢價。Amberdata 衍生品研究主管 Greg Magadini 在週報中寫道: 「現貨相對於 9 月合約價格合理……但 9 月合約相對於 10 月期貨則異常偏低。」 換言之,交易員認為,在會議前夕,降息預期會穩定市場,因此短期風險被折價。但 10 月合約的定價卻暗示,一旦決策公布、降息落地並被市場消化,波動性可能急劇上升。 根據 FedWatch 的數據顯示,聯準會下週預計至少將降息 25 個基點,部分市場參與者甚至押注有望降息 50 個基點。 Greg Magadini 指出: 「9 月 VIX 期貨基本上已經反映並消除了短期風險,但 10 月的情況可能會相當險峻……這是風險資產必須留意的重點。」 歷史上,VIX 與股市呈現高度負相關:當股市下跌或遭遇壓力時,VIX 通常會飆升;反之,股市上漲時,VIX 則會下跌。因此,如果降息後市場進入「波動爆發期」,可能意味著股市將同步走弱。而比特幣價格與華爾街投資情緒高度連動,若股市出現波動爆發,加密市場可能很快受到波及,並呈現與股市相似的偏空走勢。 與此同時,自去年 11 月以來,比特幣現貨價格與 30 日隱含波動率指數的相關性已轉為負值。更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波動率指數 BVIV 和 DVOL 與 VIX 的相關性近期創下新高,顯示比特幣與傳統金融市場的波動趨勢越來越緊密連動。 參考來源
  • 09:56

    美國上市公司 Lion Group 改變儲備策略!宣布拋售 SOL、SUI 轉倉 HYPE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Lion Group Holding Ltd 於週一宣布,將把目前持有的 Solana(SOL)與 Sui(SUI)資產全部轉換為 Hyperliquid(HYPE),並採取「逐步累積」策略,以在市場波動中降低平均持倉成本。 此舉正值 BitGo Trust Company 在美國推出 HYPE 的機構級 EVM 託管解決方案之際。Lion Group 表示,該公司看好 Hyperliquid 作為新興高性能 Layer 1 區塊鏈及其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平台的潛力,將其視為布局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核心機會。 Lion Group 執行長 Wilson Wang 表示: 「我們相信 Hyperliquid 具備最具說服力的 DeFi 機會,其鏈上訂單簿與高效的交易基礎設施極具優勢。透過將 SOL 與 SUI 部位逐步轉換為 HYPE,我們能提升資產組合效率,並為公司在加密市場的長期成長奠定基礎。」 據了解,該公司將分階段執行資產重配,利用市場波動逐步建倉,以避免一次性投入帶來的風險。公司強調,此舉符合其審慎風險管理與長期價值創造的原則。Lion Group 近年積極探索數位資產領域,包括資金儲備與財務管理策略。公司指出,未來將持續關注戰略性機會,並定期向市場更新其加密資產布局。
  • 09:49

    史上最大 NPM 供應鏈攻擊爆發!惡意程式滲透 JS 套件,轉帳地址恐遭無聲替換

    全球開源生態傳出重大資安事件。硬體錢包廠商 Ledger 技術長 Charles Guillemet 週一在 X 上警告,一場大規模供應鏈攻擊正在進行中。 據悉,有駭客入侵了一名知名開發者的 Node Package Manager(NPM) 帳號,並將惡意程式碼注入至多個廣泛使用的 JavaScript 套件中,該套件的累計下載量已超過 10 億次。 這些惡意程式具備「地址竄改」功能,能在使用者進行鏈上交易時悄悄替換錢包地址,將資金轉往駭客錢包。安全專家指出,若去中心化應用(DApp)、軟體錢包或其他使用受感染套件的服務被牽連,全球大量加密用戶可能面臨資金被竊風險,這起事件被稱為「史上最大規模的供應鏈攻擊」。 根據社群追蹤的資訊顯示,攻擊目標包含 chalk、strip-ansi、color-convert 等多個深埋在專案程式碼中的工具套件,幾乎所有 JavaScript 開發者都可能間接受影響。研究人員指出,駭客透過釣魚郵件冒充 NPM 官方,騙取維護者登入憑證後,成功推送帶有惡意程式的更新版本。資安專家警告,這類攻擊的危險在於其多層次滲透,除了竄改頁面內容,還可能干擾 API 呼叫與交易簽名過程,讓使用者誤以為自己操作的是合法交易。 簡單來說,只要 DApp、前端網站或軟體錢包引入了受影響的 JS 套件,當使用者發起鏈上操作(轉帳、Swap 等)時,惡意程式就會靜默替換目標地址為攻擊者地址,導致加密貨幣在不知不覺之中轉進攻擊者的錢包地址。 Guillemet 強調,此次事件顯示開源軟體間的高度互相依賴,一旦開發者工具出現漏洞,衝擊能在極短時間內傳導至整個加密經濟。他建議用戶務必使用具備安全螢幕並支援「清晰簽名」(Clear Signing)的硬體錢包,讓使用者在確認交易前,能清楚、完整地看到自己即將簽名的內容,如此一來才能確保每筆交易地址正確無誤,避免成為受害者。 雖然部分開發者因「鎖定版本」而避免了升級至受感染的套件,但由於使用者無法輕易判斷哪些網站或應用仍受影響,專家建議在漏洞完全清理之前,應謹慎使用相關應用或服務,並避免進行敏感的資金操作。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