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5/15 星期四

  • 22:28

    多重催化劑支撐走勢!摩根大通看好比特幣下半年跑贏黃金

    根據 The Block 報導,摩根大通(JPMorgan)在最新報告指出,原本同步受惠於法幣貶值預期的黃金與比特幣,現已出現明顯資金分流,演變為一場「零和競爭」。 比特幣下半年將跑贏黃金 報告指出,黃金走強壓抑比特幣;但過去三週則出現反轉,比特幣上漲正擠壓黃金表現空間。比特幣短短三週內上漲約 18%,而金價則回落近8%。摩根大通分析師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直言,這場由「貨幣貶值交易」引發的多頭行情,如今已變成黃金與比特幣之間的零和競爭。此外,該報告還補充表示,隨著市場出現更多與加密貨幣本身有關的催化因素,他們更看好下半年比特幣的上漲潛力將超越黃金。 不僅價格表現出現背離,投資資金也在重新分配。報告指出,黃金相關 ETF 出現明顯資金流出,而現貨比特幣與加密貨幣基金的資金流入則持續增強。期貨市場的數據亦呼應這一趨勢:黃金持倉下滑、比特幣期貨部位上升。 比特幣的上漲催化劑 然而,比特幣的強勢不只是因為黃金的失色,更來自其本身的多項利多推動。報告提到,包括 Strategy(原微策略)與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在內的企業持續大規模購買比特幣,且 Strategy 計畫在 2027 年前投入高達 420 億美元收購比特幣,目前已完成目標的六成。 此外,美國部分州政府也開始將比特幣納入財政資產儲備,如新罕布夏州允許最多 5% 的儲備配置比特幣與黃金,而亞利桑那州近期也通過了數位資產儲備的相關法案。 這一系列企業與政府層級的行動,被摩根大通視為支撐比特幣中長期表現的「加密貨幣原生催化劑」。報告表示: 「隨著越來越多州加入行列,這有可能成為推動比特幣中長期表現的持續性正向催化劑,」 另一方面,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的快速成熟也為比特幣進一步機構化鋪路。包括 Coinbase 收購 Deribit、Kraken 收購 NinjaTrader,以及 Gemini 取得歐洲衍生品執照等事件,都被視為推升市場透明度與信任度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吸引機構資金進場。
  • 22:02

    Coinbase 客服人員收賄洩漏用戶資料,初估損失恐高達 4 億美金

    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今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正式證實一起針對公司用戶資料的資安外洩事件,並揭露背後駭客勒索未遂的完整細節。 海外客服遭賄賂洩漏用戶個資 Coinbase 指出,數名海外客服人員收受賄賂,將少部分用戶的帳戶資料與管理紀錄提供給網路犯罪分子。遭外洩的資訊包括 KYC 身份驗證資料(如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政府證件影本)與帳戶操作紀錄,這些資訊疑似已被用於近期大規模發生的社交工程詐騙行動。 近幾個月來,Coinbase 客戶屢傳遭遇假冒客服的社交工程詐騙,損失金額高達數百萬美元。鏈上調查者 ZachXBT 的調查顯示,部分攻擊者可能與此次駭客掌握用戶身份資料有關,疑似利用 KYC 資訊進一步誘騙受害者。 Coinbase 拒絕支付勒索金 Coinbase 表示,駭客取得資料後,曾向公司提出2,000 萬美元比特幣勒索,威脅若不支付,將對外公開所有敏感用戶資訊。不過,Coinbase 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明確拒絕這項要求,並反擊宣布設立一筆 2,000 萬美元的懸賞獎金,徵求任何能協助識別並定罪駭客的相關情報。 洩漏範圍與財務衝擊 據 Coinbase 表示,此次事件影響範圍估計為「不到 1% 的每月交易用戶」。公司表示,駁回勒索要求後,已立即開除涉案客服人員,但並未揭露具體洩漏發生的時間或參與員工人數。 根據 SEC 文件,Coinbase 初步預估本次事件將造成約 1.8 億至 4 億美元的支出,主要用於用戶補償與資安修復。 「根據目前掌握的資訊與仍在演進的事實,公司初步預估補救與用戶補償成本將介於 1.8 億至 4 億美元之間,未來仍可能因潛在損失、理賠與追償等因素有所變動。」 資安風險與 KYC 制度再受質疑 儘管 Coinbase 強調用戶的密碼、私鑰與資金均未曝光,Coinbase Prime 高端帳戶亦未受影響,但此事件仍在社群中引發高度關注。 Wintermute 執行長 Evgeny Gaevoy 在 X(前 Twitter)上批評 Coinbase 直到近日才揭露事件,並點名整體合規制度的問題: 「Coinbase 遲遲不披露這起事件本身就是問題所在。這就是我們身處這個愚蠢荒謬的 KYC/AML 規範制度下所必須面對的黑暗面。」
  • 18:47

    傳奇空頭 Jim Chanos 展開套利操作:買進比特幣同時放空 Strategy

    華爾街著名空頭、投資顧問公司 Chanos & Company 的創辦人暨總裁 Jim Chanos 正在押注比特幣(BTC)上漲,同時看空 Strategy(原微策略)的股價。他在週三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 「我們正在賣出微策略的股票並買入比特幣,基本上就是在做一筆以一塊錢買進、以兩塊半賣出的交易。」 Strategy 被視為比特幣在股市中的代理標的,因為這家美國軟體公司持有超過 50 萬顆比特幣。不過,該公司是利用槓桿來累積其比特幣儲備,其股價相較於他們的比特幣持倉存在明顯溢價。 Chanos 表示自己正在執行所謂的「賣出價差」(Short Spread)操作,雖然他坦言自己無法預測比特幣最終會漲到什麼價位,但他指出,當資產價格遠高於其實際價值時,那麼放空通常「有利可圖」。Chanos 接著說道: 「如果你看看微策略,以及現在更令人憂心的是,那些模仿它、正大舉募資的公司,他們所做的基本上是在對散戶灌輸一種概念:『我們會用公司架構來買比特幣。』而因為微策略這樣做了,你們也應該用類似的溢價來對我們進行估值。於是,他們的獲利其實來自於新投資人願意付出的價格與公司實際資產淨值之間的差距。但這根本就是荒謬的,所以我們正在做的正是微策略和 Michael Saylor(微策略創辦人)在做的事情。」 過去一年內,Strategy 的股價飆升超過 220%,而比特幣在同一期間則漲了近 70%。Chanos 表示:「這筆交易不僅對套利來說,我認為對於觀察散戶投機來說也是良好的晴雨表。」 Strategy 上週再度花費約 13.4 億美元增持 13,390 顆比特幣,使其總持有量達到 568,840 顆,買入均價約 69,287 美元。截至本文發布之前,比特幣交易價格為 101,850 美元。 Chanos 曾創立對沖基金公司 Kynikos Associates,以做空安隆(Enron)而聞名。他目前經營一家家族辦公室,同時為機構客戶提供建議。 資料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O1PYXUuA5A
  • 16:18

    萬事達卡將與 MoonPay 合作推出穩定幣支付卡,推進加密支付布局

    根據《Decrypt》報導,萬事達卡(Mastercard)已與加密貨幣支付公司 MoonPay 達成合作協議,將推出支援穩定幣的支付卡,讓用戶和企業都能以穩定幣進行全球支付與收款。 這項全球穩定幣支付卡服務將依靠穩定幣基礎設施平台 Iron 的技術,所有交易會自動轉換為法定貨幣。Iron 在今年 3 月被 MoonPay 收購。 這項合作是繼萬事達卡與加密貨幣交易所 OKX、支付處理商 Nuvei 和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合作之後的最新進展。今年 4 月,這家支付巨頭公布了一系列針對穩定幣的全球性端對端功能,從卡片發行、商家結算、鏈上匯款到創新支付應用,同時還宣布將與 OKX 合作推出 OKX Card,讓數百萬用戶能輕鬆地使用加密資金。
  • 15:03

    台哥大集團進軍加密市場,首家大型企業支持交易所 TWEX 即將啟動

    台灣大哥大旗下全資子公司「富昇數位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表示,將於 5 月 22 日正式啟動「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TWEX),成為全台首家由大型企業創設與支持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為國內加密產業發展樹立重要里程碑。  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特別選在全球加密社群廣為紀念的「比特幣披薩日」(Bitcoin Pizza Day)上市,邀請全民擁抱 Web3 潮流,成為新時代的參與者。當日將舉行記者會與主題論壇,由富昇數位董事長林之晨、總經理韓昆舉領銜出席,除介紹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之外,也將分享他們對加密產業趨勢的洞察。 論壇則由富昇數位與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共同主辦,將邀請協會理事長方燕玲、名譽理事長蔡玉玲及多位業界新創夥伴,針對安全防護、打詐、穩定幣監理等三大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富昇數位早在去年即完成金管會洗錢防制法遵聲明(現已改為 VASP 登記制),成為第 26 家通過聲明的虛擬通貨平台業者,其背後董事會與監察人皆來自台灣大哥大體系,顯示集團對進軍加密資產市場的規劃早已悄然展開,TWEX 的推出則象徵其戰略布局正式邁入市場實戰的新階段。
  • 12:31

    白宮加密顧問 Bo Hines:仍有望在 8 月前將加密法案送交總統簽署

    根據《CoinDesk》報導,白宮「總統數位資產顧問委員會」執行主任 Bo Hines 週三表示,儘管立法進展最近出現些微阻礙,川普(Donald Trump)應仍可在 8 月份國會休會之前簽署穩定幣和市場結構法案。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在今年 3 月通過了名為《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GENIUS Act)的穩定幣監管法案,但在上週未通過終止辯論程序,導致法案無法推至最終表決階段。在此期間,多位民主黨議員對於川普涉足的多項加密貨幣業務提出批評,一些立法者則抱怨相關草案未能反映兩黨妥協內容。 儘管如此,Hines 在多倫多舉行的《Consensus 2025》活動中表示,立法者仍在討論法案,這是好事。他說道: 「協商仍在進行中,但我始終對我們將實現這個目標保持樂觀——這也是總統的期望——在八月休會前通過穩定幣與市場結構立法。」 不過他也坦言,整個立法過程仍在「持續變化中」。 Hines 也回應了川普家族與加密產業的關係,否認這些關係存在任何利益衝突,認為他的家人有權以私人企業家的身份參與資本市場。此外,他透露白宮與其工作小組成員目前仍在研究「比特幣戰略儲備」的相關事宜。 加密記者 Eleanor Terrett 今天也引用兩位參議院消息人士的說法稱,兩黨小組已接近就 GENIUS 法案文本達成共識,但尚未最終定稿。此外,參議院領導層正在討論恢復審議《GENIUS 法案》的程序路徑,包括修正案程序和重新表決動議,目前的目標是在本月陣亡將士紀念日休會前及協調程序前進行最終表決,不過這一時程是否能實現,仍取決於是否能與民主黨達成程序協議。 此外,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 French Hill 在近日接受《CoinDesk》採訪時表示,川普參與加密貨幣業務,包括今年一月推出 TRUMP 迷因幣,確實讓加密貨幣相關政策的推動變得更加困難,但他指出,兩黨之間對於推動加密貨幣立法的必要性仍有強烈共識,他認為仍有機會在八月休會前將法案送交總統簽署。
  • 12:14

    前議員揭前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雙面態度:私下支持加密貨幣,與公開立場截然不同

    美國前眾議員 Patrick McHenry 近日在 Podcast 節目《Crypto in America》中表示,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 Gary Gensler 在私下對加密貨幣的看法,遠比他在任內展現的監管強硬態度來得溫和,顯示其公開立場與私人態度存在落差。 https://twitter.com/CryptoAmerica_/status/1922461836844077542 前議員揭 Gary Gensler 兩面性 在 5 月 13 日播出的節目中,主持人詢問 Patrick McHenry:「Gensler 私下對加密是否也如同公開立場般強硬?」McHenry 直接否認,並強調:「不……完全不是。」 他回憶,Gary Gensler 在擔任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期間,曾積極參與區塊鏈與數位資產課程,並公開認可其潛力。Patrick McHenry 表示,Gary Gensler 了解區塊鏈,也看得到數位資產的價值。 Sei Labs 法務總顧問 Gerald Gallagher 補充道,Gary Gensler 在 MIT 任教期間甚至參與設計了「空投」的初期模型,這一段貢獻在他目前的官方履歷中極少被提及。 上任 SEC 主席後立場急轉彎 然而,這份對加密貨幣資產的正面態度在 Gary Gensler 2021 年出任 SEC 主席後出現大逆轉。他推動了一系列嚴格監管政策,任期內對加密產業發起超過 100 起執法行動,包括針對 Coinbase、Binance、Ripple 等大型項目。 Patrick McHenry 坦言,他曾誤判 Gensler的立場: 「我當初天真地以為他不會那麼糟,結果真的令人非常失望。」 他形容,與 Gary Gensler 討論加密政策時常感「混亂」,對方時而點頭同意,轉頭又推翻先前說法,顯示其政策方向不夠一致。Patrick McHenry 推測,這些反覆與激進立場,可能與「政治壓力」有關,而非源自 Gary Gensler 的個人觀點。 重返 MIT 任教,Coinbase 與 Gemini 祭出反制 Gary Gensler 已於 2025 年 1 月 20 日卸任 SEC 主席,並回到 MIT 任教金融科技與人工智慧課程。但他在業界留下的爭議,至今仍未平息。 2024 年底,Coinbase 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直接宣布將中止與曾僱用前 SEC 官員的律所合作,指控這些人參與「非法打壓加密貨幣產業」的行動。 隨後,Gemini 也宣佈,除非 MIT 撤除 Gary Gensler 的教職,否則不再僱用 MIT 畢業生,成為矛頭直指學界的另一波反制風暴。 參考來源
  • 11:28

    加密錢包 MetaMask 仍考慮發行 MASK 代幣,創辦人強調發幣公告會出現在「這裡」

    在本週於多倫多舉行的「Consensus 2025」加密產業年度大會上,MetaMask 聯合創辦人 Dan Finlay 表示,團隊目前仍在考慮發行原生代幣的可能性。他強調,如果代幣發行成真,用戶將會「直接在錢包中看到正式的公開資訊」。 MetaMask 仍不排除發幣 Dan Finlay 於《The Block》播客節目《Crypto Beat》接受專訪時,被問及是否計劃推出自家代幣時微笑回應:「也許吧。」他補充說,未來若真的發行代幣,所有公告將會在 MetaMask 錢包內以及官方網站公布,而不會透過社群帳號或第三方平台發布。 「你不會從陌生帳號那裡看到釣魚連結,也不會收到我們的簡訊或電子郵件,因為我們根本不會保存用戶個資,」Finlay 表示,「資訊只會出現在錢包裡,也只會來自官方網站。」 MASK 發行構想可追溯至 2021 年 MetaMask 原生代幣「MASK」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 2021 年,當時一名開發者在社群會議上提出透過發行代幣實現社群擁有。而 ConsenSys 執行長 Joseph Lubin 亦曾透過推文以「Wen $MASK?」暗示未來發行計畫。 2022 年,Joseph Lubin 進一步表示 MetaMask 將推動「逐步去中心化」路線,結合 DAO 概念和代幣,讓使用者共同參與生態系發展。不過該 DAO 被定義為資金分配機構而非治理組織,MASK 則明確排除投機成分,採用機制防範羊毛黨濫用。 監管轉向增加發幣可能性 Dan Finlay 指出,在美國監管環境逐漸轉向的背景下,代幣發行的可行性也有所提升。他認為,川普政府重新掌權下將會創造一個「更寬鬆、允許更多類型代幣誕生的空間」。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希望大家能夠推進邊界,為這個產業建立更多可遵循的先例,」他補充說,「也許這會開啟下一波有趣的加密牛市。」
  • 11:02

    美商務部長之子為 Tether 儲備背書:他們讓我成為比特幣信仰者

    在週三於多倫多舉行的 2025 共識大會上,金融服務公司 Cantor Fitzgerald 董事長 Brandon Lutnick 表示,在該公司與穩定幣巨頭 Tether 建立合作關係之初,他就已經親自核查了 Tether 的儲備資產。 Brandon Lutnick 於今年 2 月接任 Cantor Fitzgerald 董事長一職。Cantor Fitzgerald 是一家私人控股的金融服務集團。就在 Brandon Lutnick 接任董事長一職前不久,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任命其父親、前 Cantor Fitzgerald 執行長 Howard Lutnick 為美國商務部長。 根據 CoinDesk 報導,現年 27 歲的 Brandon Lutnick 在會中表示,Cantor Fitzgerald 剛與 Tether 合作時,市場上流傳著大量傳言,質疑 Tether 並未如其宣稱地擁有足額儲備。他指出,當時的質疑聲浪主要圍繞 Tether 究竟是否完全以資產為支撐。 美國紐約州檢察總長 Letitia James 曾在 2019 年指控 Tether 帳上出現近 10 億美元的資金缺口。不過,後來該監管機構與 Tether 及其姐妹公司 Bitfinex 達成和解。Lutnick 表示。他親自查驗了該公司的儲備資產,證實了很多傳言都是錯的。他補充道,Tether 自與紐約州和解以來,儲備就一直是充足的。 此前,彭博社在一份報導中指出,Brandon Lutnick 2023 年曾於瑞士盧加諾(Lugano)在 Tether 公司實習,此消息引發質疑:他是否在尚未擔任 Cantor Fitzgerald 主席之前,就與 Tether 建立了私人或專業關係,甚至可能在案中幫助 Tether 掃除監管障礙。對此,Brandon Lutnick 澄清道: 「彭博社寫我當過 Tether 的實習生,那是不實報導。但我確實從 Tether 的人那裡學到了很多加密貨幣的知識——可以說是他們讓我變成了比特幣信仰者。」
  • 10:45

    民主黨要求財政部調查川普加密貨幣計畫,孫宇晨與幣安皆被點名

    美國眾議院民主黨議員週三致信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要求財政部提供與前總統川普支持的加密貨幣項目相關的所有可疑活動報告(SARs)細節。 民主黨要求調查川普 民主黨人在聲明中表示: 「我們要求貴部向國會相關委員會提供所有與川普家族近期發起的加密貨幣計畫——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以及川普品牌迷因幣相關的可疑活動報告。」 這項要求是民主黨人更廣泛調查的一部分,其他對象還包括與 Elon Musk 關係密切的政治行動委員會(PAC),以及共和黨募款平台 WinRed。民主黨人指出,該調查是基於對「賄賂、貪腐與利益衝突」的嚴重關切。 孫宇晨與幣安都被點名 信中也特別點名 WLFI 的主要資金支持者——加密企業家孫宇晨,並對其大舉投資背後的動機提出質疑。 「今年一月,孫宇晨購入價值 4,500 萬美元的 WLFI 代幣,使其在該項目的總投資達到 7,500 萬美元。隨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即向法院申請暫停對孫宇晨的執法行動。」 此外,民主黨人也質疑川普與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之間的潛在聯繫。因為阿布達比投資公司 MGX 宣布將使用 WLF 發行的 USD1 穩定幣,協助完成一筆高達 20 億美元的幣安股權交易,該事件引發外界高度關注與質疑。 川普涉加密活動遭質疑牟利 川普近期積極參與加密貨幣相關活動,引發政治對手強烈批評,認為他藉由該產業謀取私利。日前官方宣佈,持有大量 TRUMP 迷因幣的投資人可獲邀參加與川普的私人晚宴,爭議更形升溫。上週,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 Ritchie Torres 還提出立法草案,提議禁止現任總統、未來總統以及國會議員從迷因幣與穩定幣中獲利。 目前尚不清楚由川普任命、且被視為對加密貨幣友善的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及其團隊,將如何回應這項要求與日益升高的政治壓力。
  • 09:29

    比特幣重返 10 萬美元後,技術指標示警「雙頂」風險

    比特幣(BTC)價格在 5 月重新站上六位數大關,表面上市場情緒樂觀,但多項技術指標與交易數據卻釋出警訊,與 2021 年牛市末段的「雙頂」型態高度雷同,令市場參與者愈發警惕。 歷史重演?2021 年牛市走勢再現 CoinDesk 分析師 Oliver Knight 指出,2021 年 4 月比特幣曾創下 65,000 美元的歷史新高,當時市場熱點包括 Strategy(微策略)積極加倉以及 Coinbase 上市。然而,這波漲勢迅速回調,僅兩個月後便跌至 28,000 美元。 儘管如此,比特幣隨後展開一波為期四個月的反彈行情,最終在 11 月創下 69,000 美元新高,逆勢打破市場普遍看空的預期。 如今的技術走勢與當年高度相似。自 2024 年 3 月起,比特幣週線 RSI 指標已出現三次「熊市背離」,即價格不斷創高,RSI 卻同步走低。顯示漲勢動能逐漸衰退。 成交量與 OI 背離,市場動能疲弱 根據芝商所(CME)比特幣期貨資料,近期交易量遠低於年初價格突破 100,000 時的水準。過去四週中,有三週的期貨合約交易量未超過 35,000 份,而年初高點時常見超過 65,000 份,甚至曾達 85,000 份。每份合約代表 5 顆比特幣,按目前價格約值 51 萬美元。 此外,合約未平倉量(Open Interest, OI)也與價格出現明顯背離。目前 OI 比 1 月價格觸及 109,000 時減少了 13%,但價格僅下跌 5.8%。Knight 指出,這與 2021 年情況相當吻合:當年比特幣從 65,000 上漲至 69,000,但 OI 卻減少了 15.6%。 市場結構雖變,潛在風險猶存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技術面與 2021 年相似,但當前市場結構已有顯著不同。本輪漲勢背後的推動力來自更多機構參與與合規資金入場,例如 MicroStrategy 等企業不斷擴大比特幣持倉,以及現貨比特幣 ETF 的推出,使得傳統投資人可透過受監管平台配置 BTC。 然而,即便如此,若歷史重演、行情轉弱,本輪可能帶來更複雜的風險因素,包括: MicroStrategy 的高槓桿比特幣部位。 比特幣 DeFi 生態系中高達 63 億美元 的總鎖倉量(TVL)。 以及在市場壓力下容易崩盤的迷因幣資金泡沫。 儘管短期內仍有創高的可能性,但技術與交易面訊號均顯示:本輪上漲動能已明顯減弱,後市發展需謹慎觀察。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