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6/09 星期一

  • 22:55

    Plasma 代幣公售預存僅花 2 分鐘達上限,某用戶耗資 300 萬台幣礦工費搶頭香

    穩定幣區塊鏈項目 Plasma 在週一晚間啟動其 XPL 代幣公開銷售的預存階段,短短兩分鐘內即達到 5 億美元的存款上限。官方表示共有 1,100 多個錢包地址參與,存款額中位數約 3.5 萬美元。 https://twitter.com/PlasmaFDN/status/1932072359080415702 根據鏈上分析師 Ai 姨分享的資訊,某位參與公售的用戶為了向 Plasma 金庫存入 1017 萬顆 USDC,竟花費 39.15 ETH(將近新臺幣 300 萬元)的礦工費,而該用戶也成為首個存入 Plasma 的地址。作為對比,存款額最高的地址(存入 5000 萬顆 USDC)只花了 7.16 美元的礦工費。 https://twitter.com/ai_9684xtpa/status/1932070087198130499 Plasma 是一條專為穩定幣設計的新區塊鏈,架構上作為比特幣的側鏈,但運行上獨立,且完全支援 EVM,方便開發者部署類似以太坊的應用。Plasma 表示,XPL 是系統的核心:它用於支持 PlasmaBFT 共識機制、推動基於 Reth 的 EVM 執行引擎,並作為信任最小化比特幣橋的支柱。 Plasma 目前仍處於私人測試網階段,預計數週內推出公開測試網,主網預計於今夏晚些時候上線。 截至目前,Plasma 已在種子輪與 A 輪融資中募得 2,400 萬美元,投資方包括 Peter Thiel、Cobie、Tether 執行長 Paolo Ardoino、Bitfinex 和 Bybit。 相關報導:《Cobie 旗下 Echo 推出 ICO 平台 Sonar!首發專案 6 月登場,如何參與募資?》
  • 20:09

    Strategy 花費約 1.1 億美元增持 1045 顆比特幣

    美國軟體公司 Strategy(原微策略)週一宣布已在 6 月 2 日至 6 月 8 日期間,花費約 1.102 億美元購買 1,045 顆比特幣,平均買入價格約 105,426 美元。 截至 6 月 8 日,Strategy 及其子公司總共持有 582,000 顆比特幣,買入均價約 70,086 美元,總投入成本約 407.9 億美元。 https://twitter.com/saylor/status/1932045860851859842
  • 18:00

    幣安 Alpha 空投門檻飆升,散戶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只要空投收益大於磨損成本,套利者仍然會持續湧入。 撰文:1912212.eth,Foresight News 6 月 9 日,幣安公布 SKATE 空投的參與門檻,用戶需達到 236 分 Alpha 積分方可參與。這是自幣安 Alpha 採用積分制後,出現的最高積分要求。自今年 6 月以來,幣安 Alpha 空投參與門檻不斷上漲,從 200 分出頭到 223,最後到如今的 233 分,漲的是分數與門檻,落後的是市場參與者已經「麻木」的心態。 自 2024 年 12 月推出以來,幣安 Alpha 以其低門檻、高回報的空投和 TGE 吸引了無數玩家,但如今積分門檻的持續攀升,讓人不禁發問:這場積分狂潮是否已接近終點?是否還會繼續捲下去? 高成本博弈:為什麼越來越難 幣安 Alpha 的吸引力在於其回報潛力。據 airdrops.io 統計,2025 年 5 月,平台發放的 5 次空投平均為每位用戶帶來 270 美元的首日價值,若按歷史高點計算,總價值可達 656 美元。例如,SIGN 空投的 1500 枚代幣價值約 177 美元,BOOP 和 NXPC 空投也為用戶帶來了可觀收益。相比傳統鏈上空投的不確定性,幣安 Alpha 的透明規則和快速兌現機制讓玩家趨之若鶩。 然而,高回報伴隨著高成本。積分的獲取主要依賴於資產持有和代幣購買。以交易額積分為例,購買 2 美元的 Alpha 代幣可獲 1 分,每翻倍加 1 分(8 美元得 3 分,1024 美元得 10 分)。 現在假設某普通散戶玩家,其交易所餘額為 1 萬美元至 10 萬美元之間,每日餘額積分為 3。交易量積分規則計算,若普通玩家想要獲得 15 積分,則需要交易額達到 3.2 萬美元附近,而這僅僅只是買入的要求(賣出不計入積分)。如果某新玩家從 0 開始刷交易量,需要至少堅持 13 天刷滿交易量才有資格獲得幣安 Alpha 空投。這無疑對一般散戶的資金規模以及耐心提出了不小考驗。 此外,幣安 Alpha 在空投代幣的過程中,還額外增加了積分消耗。通常每領取一次空投或參與錢包 TGE 活動,需消耗 15 積分。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積分剛剛達標,那麼領取這一次空投後,下一次空投的領取將與你無關。這也非常考驗玩家的判斷力,若本期空投項目標的品質一般,選擇領取後僅價值數十美元,而錯過的「下一期」空投或 TGE 數百美元的機會時,時間與機會成本將會非常大。 交易過程中的「磨損」成本也不容忽視。Foresight News 注意到,交易某部分代幣時,即便買入後迅速賣出,也可能造成最高幾十美元的「虧損」,因此玩家在選擇幣種時,對成交額、漲跌幅等需通盤考慮,否則可能面臨一頓操作猛如虎,拿到空投後的收益仍無法支撐成本。 MEV 問題也值得關注,如果運氣不佳,沒有打開 MEV 防護,可能損失嚴重。據 AI 姨監測顯示,6 月 8 日某位用戶刷量 KOGE/USDT,單筆被夾 4.7 萬美元,花費 4.7 萬 USDT 僅買入 0.009 枚 KOGE,單枚成本高達 518 萬美元。 不過,只要空投收益大於磨損成本,套利者仍會持續湧入。 工作室的狂歡? 幣安 Alpha 於 2024 年 12 月 17 日正式上線,定位為 Web3 早期項目的發現平台,旨在為用戶提供高潛力代幣的早期參與機會。其核心機制是 Alpha 積分系統,透過評估用戶在幣安交易所和錢包生態中的資產持有(Balance Points)和 Alpha 代幣購買量(Volume Points),決定其參與 TGE 和空投的資格。積分每日更新,基於過去 15 天的資產快照和交易行為,積分有效期為 15 天。 最初,Alpha 積分的門檻相對較低。例如,2025 年 4 月的 SIGN 空投僅需較低點數即可參與。然而,隨著平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用戶,積分門檻水漲船高。2025 年 5 月,BOOP 空投要求 137 積分,Privasea TGE 則需要 198 積分。到 6 月,Bondex(BDXN)空投要求 213 積分,而 Open Loot 更是將門檻推高至 233 積分。部分社群用戶指出,220 分以上的門檻已成為常態,稍不努力就可能「吃不上飯」。 據 Dune 數據面板顯示,6 月 8 日幣安 Alpha 交易量達 20.4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此外更是遠遠超越 Solana 鏈等競爭對手。 這種「內卷」現象的根源在於供需失衡。幣安 Alpha 的空投和 TGE 機會有限門檻不斷抬高,而參與者數量激增。據推算,Open Loot 空投的合格人數約 1 萬人,每人可分得 1,836 個 OL 代幣。隨著套利者蜂擁而至,平台透過提高積分門檻來篩選真正活躍的用戶,同時遏制機器人刷分行為。 2025 年 6 月,幣安宣布升級風控系統,任何使用機器人——包括但不限於腳本、自動化工具或其他非手動方法——都將被視為違規。 從數千美元降至幾百美元,幣安 Alpha 的終點? 早期階段,因為參與用戶數不多,且不乏回報較高的項目出現,普通散戶若拿滿空投,則在去除成本後,收益在 1000 美元上方。不過隨著用戶數不斷增多,門檻越來越高,其每月獲得的收益已從上千美元降至 600 美元附近,5 月中旬某一項目空投收益一度低至 25 美元,遠低於用戶預期,這表明,Alpha 積分遊戲正從「低門檻高回報」轉向「高門檻低迴報」,對普通玩家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幣安 Alpha 的火爆不僅改變了用戶行為,也對整個產業生態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Alpha 的巨大流量為其他公鏈帶來了「外溢效應」。5 月以來,Solana 鏈上 DEX 交易量從 22 億美元增到 45.9 億美元,部分得益於 Alpha 平台上 $MOODENG 等代幣的熱炒。Sui 生態的 NAVX 代幣也在 Alpha 上市後交易量激增,Alpha 的積分活動某種程度上也為新興公鏈注入了活力。 另一方面,Alpha 的成功也引發了其他交易所的效仿。推特 KOL@_FORAB 就透露,Kraken、Bithumb 等交易所已認可 Alpha 的模式,並可能推出類似活動。隨著競爭加劇,空投門檻和成本將進一步提高,用戶可能面臨更高的參與障礙。幣安本身也在不斷調整策略,例如推出雙倍積分活動(透過 BSC 鏈或限價單購買Alpha 代幣可獲雙倍積分)以刺激交易量。然而,這種激勵措施進一步推高了積分門檻,加劇了「內捲」。 面對高分門檻和愈發激烈的競爭,幣安 Alpha 是否已接近終點?答案或許並非簡單的是或否。用戶疲態顯現,高門檻和高成本正在勸退新人。若收益持續下降,一般用戶可能選擇退出。機器人與套利者擠占空間:儘管幣安升級了風控系統,機器人刷分問題仍未完全解決。這不僅損害了公平性,也增加了平台的營運成本。此外市場飽和也是負面因素之一,Alpha 優質項目的供給可能趨於枯竭。長期來看,平台難以維持高頻、高價值的空投活動。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Foresight News
  • 17:17

    數位資產資金流入放緩:政策不確定性壓抑市場情緒,以太坊逆勢展現吸金能力

    根據 Coinshares 最新發布的市場數據報告顯示,上週數位資產投資產品仍錄得資金淨流入 2.86 億美元,將過去七週的累計淨流入推升至 110 億美元。不過,由於市場對聯準會(Fed)貨幣政策的走向仍存不確定性,資金流入速度明顯放緩,投資人普遍轉趨觀望。 美國領先全球資金流入,以太坊表現最強 從地區來看,上週資金流入最為集中的市場仍為美國,錄得 1.75 億美元,其次為德國(4,780 萬美元)、瑞士(1,570 萬美元)、加拿大(980 萬美元)與澳洲(650 萬美元)。相比之下,巴西與香港則出現資金淨流出,分別為 920 萬與 1,460 萬美元,其中香港更終止了先前連續多週的紀錄性資金淨流入。 資產類別方面,以太坊成為最大亮點,單週吸引 2.964 億美元資金,連續第七週錄得資金淨流入,累計金額達 15 億美元,現已佔整體資產管理規模(AuM)的 10.5%。這是自去年美國總統大選以來最強勁的一波以太坊資金流入潮,顯示市場對 ETH 的投資信心已明顯回升。 其他加密資產表現則相對低迷。新興公鏈 Sui 吸引小幅資金淨流入 110 萬美元;而 XRP 則連續第三週遭遇資金淨流出,本週總額為 660 萬美元,顯示投資人對於山寨幣的信心仍未恢復。 比特幣連兩週出現資金淨流出 與以太坊形成對比的是比特幣,連續第二週錄得資金流出,本週流出金額為 5,650 萬美元,反映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仍大。值得一提的是,與比特幣走勢反向的「比特幣做空產品」也同樣出現資金流出,顯示市場整體情緒轉向觀望,並無明顯押注價格上漲或下跌。 投資人靜待政策明朗化 Coinshares 分析師指出,儘管數位資產市場持續吸引長期資金,但由於美國通膨數據與利率政策仍未明朗,投資人短期內傾向等待聯準會下一步訊號,導致整體市場動能暫時放緩。
  • 16:15

    反貪機構認定阿根廷總統米雷伊在 Libra 加密幣醜聞中無違法行為

    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因與加密貨幣 LIBRA 代幣有關的詐欺醜聞,面臨嚴峻政治與法律挑戰。根據《The Block》報導,阿根廷反貪腐辦公室(Anti-Corruption Office)認定米雷伊宣傳 LIBRA 是以個人身份行事,並未違反該國的公務倫理規範。 今年二月,米雷伊在自己的 X 帳戶上宣傳 Libra,聲稱這是為了支持阿根廷的小企業與新創團隊。不過,在該代幣市值從高峰的 20 億美元崩跌九成後,他刪除了相關推文。這起事件被當地媒體稱為「加密門」(Cryptogate),導致反對派政治人物要求彈劾,並有律師代表損失資金的投資人提起訴訟。 米雷伊當時要求反貪腐辦公室展開調查,以「釐清包括總統本人在內的任何國家政府成員是否有不當行為」。據報導,該機構的報告寫道: 「簡而言之,其(米雷伊的宣傳推文)與行政行為無關,未動用任何公共資源,亦無任何機構支持,應被視為個人或私人溝通行為,並未導致任何形式的官方公共政策方向。」 先前處理此案的調查單位已於 5 月被米雷伊裁撤,當時一名法官要求查看米雷伊及其妹妹的銀行紀錄。據報導,她曾與 Libra 的團隊成員有一些接觸,包括 Hayden Davis。米雷伊政府表示,該調查單位的任務已完成,並將結果移交檢察官辦公室。 儘管反貪腐辦公室的的調查結論象徵行政調查已經結束,但聯邦刑事法院的調查仍在進行中。此外,還有一宗跨國集體訴訟正於法院審理中,原告來自阿根廷、美國與英國。 美國紐約南區地方法院日前下令凍結 Davis 的兩個錢包,內含價值 5,760 萬美元的 USDC。報告指出,Davis 首次與米雷伊會面是在 1 月 30 日,並稱「Davis 先生過去和現在均無阿根廷政府關係,他被 KIP Protocol 的代表引介為其專案合作夥伴之一」。
  • 14:13

    幣安攜手臺美執法機關 協助破獲大型毒品暗網「隱身市場」

    全球註冊用戶暨交易量最大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幣安(Binance),今日揭露其聯手美國與臺灣執法人員,協助破獲重大暗網毒品市場「隱身市場(Incognito Market)」。該網站是全球最大的毒品市場之一,其在營運期間販售超過價值 1 億美元(約近 30 億台幣)的毒品。幣安的配合成為本次國際執法行動中重要的助力,協助成功瓦解犯罪網路,凍結不法資金價值逾 350 萬美元(約 1 億新台幣)。 美國司法部近期宣布代號為「猛禽行動(Operation RapTor)」的國際聯合掃蕩成果,該行動鎖定暗網活動與毒品交易,並創下歷來最大規模的查緝紀錄。其中,「隱身市場」亦被列為本次行動的重要戰果之一。 在本案當中,幣安金融情報部門(Financial Intelligence Unit, FIU)分別向臺美執法機關提供重要情資,不僅在協助執法機關偵查嫌疑人身份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同時,幣安也凍結價值約達 350 萬美元的虛擬資產,為瓦解這個龐大的全球性毒品網路做出貢獻。 據美國司法部及公開資料指出,該網站讓使用者可用匿名方式在其網站上搜尋和購買千餘種毒品,包含海洛因、古柯鹼和甲基安非他命等,且為促進交易之便捷性,平台甚至設有其「銀行」系統,並作為網站營運重要一環,其中,便是以虛擬資產為主要交易媒介。 然而,儘管營運者設下層層防火牆躲避查緝,但在執法人員深入追查之下,成功識別出該平台「銀行」系統所採用之虛擬資產錢包與網站管理者錢包地址之間的關聯性,並在諸多證據佐證下,最終確認網站背後的實際負責人即為來自臺灣的林姓犯嫌,其平時化名「法老」,主導和監督該平台所有營運事務。目前,該犯嫌已於去年遭到逮補,並已向美國執法機關認罪,包含一項毒品共謀罪、一項洗錢罪以及一項販售摻假及標示不實藥品之共謀罪。 幣安金融情報部門全球負責人 Nils Andersen-Röed 表示:「縱然犯罪者精心嘗試以各種加密技術躲避追蹤,然而此案再次證明區塊鏈並非法外之地,虛擬資產交易留下的數位足跡又一次成為打擊犯罪重要情報來源。」Nils 強調:「面對當前日益複雜的虛擬資產調查案件,此類國際合作與公私協作不再是選項,而是必要條件。」此前,幣安才公布其在另外一宗由歐洲刑警隊所主導,搗破全球最大兒童剝削網絡之一的 Kidflix 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包括協助揭露 Kidflix 支付基礎設施的內部運作機制以及識別超過百位 Kidflix 用戶身份。這些成功案例,不僅體現幣安對協作安全的堅定承諾,也展現了其在打擊金融犯罪、維護虛擬資產生態系統安全上所具備的強大資源與能力。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2:51

    Sui 生態交易所 Cetus 遭駭後重啟營運,計劃邁向完全開源

    Sui 生態去中心化交易與流動性協議 Cetus Protocol 在今年 5 月遭遇約 2.2 億美元的駭客攻擊後,目前已重新啟動平台運作,並計劃朝向開源發展。 5 月 22 日,駭客利用定價機制漏洞,從 Cetus 的主要流動性池中盜取大量代幣。不久之後,該協議成功凍結了 1.62 億美元的被盜資金。在攻擊發生之前,Cetus 的交易量呈上升趨勢,4 月與 5 月的交易總額均超過 50 億美元。 相關報導:《去中心化交易所 Cetus 疑遭駭客攻擊,損失超過 2 億美元》 在 6 月 7 日發布的文章中,也就是平台重啟的前一天,Cetus 團隊表示其正朝著完全開源的方向邁進,並同時推出一項新的白帽獎勵計畫,以鼓勵社群在技術和安全方面進行集體貢獻。 https://twitter.com/CetusProtocol/status/1931406247255003641 作為重啟的一部分,團隊表示他們「日以繼夜地工作」,已修補導致攻擊的軟體漏洞,將流動性池的資料恢復到正確價格,並對所有程式碼修補與合約升級進行安全審計。此外,Cetus 還計劃升級協議的監控系統,並進行更多輪次的安全審計。 Cetus 的補償方案 受影響的流動性池已透過 700 萬美元的現金儲備、Sui 基金會提供的 3,000 萬美元 USDC 貸款,以及從攻擊者那追回的部分資產進行補回。然而,並非所有受影響的池子都能完全恢復。根據 Cetus 團隊所述,目前的恢復率介於 85% 到 99%,視每個池子的受損程度而定。 作為用戶補償計畫的一環,Cetus 表示將使用其原生代幣 CETUS 來補償流動性的損失,該代幣供應量的 15% 將被分配到補償合約(包括團隊剩餘的全部未歸屬代幣,占總供應量的 10%),其中 5% 在平台重啟後可立即領取,10% 將從 6 月 10 日起於未來一年內按月線性解鎖。 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CETUS 代幣從駭客事件發生以來已下跌超過 50%,截稿前其交易價格約為 0.113 美元。 持續追查被駭資金 Cetus 表示其仍在採取法律行動,且已在「多個司法管轄區」展開法律程序,並有執法機關「積極介入」。團隊表示: 「攻擊者不理會我們之前的白帽提議,並開始試圖清洗資產,這是徒勞且能被追蹤的行為。我們高度相信,成功逮捕並追回剩餘資產只是時間問題。」 資料來源
  • 12:48

    穩定幣 vs 傳統金融!Airwallex CEO:我們匯款成本便宜又即時,誰需要穩定幣?

    跨境支付獨角獸 Airwallex 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 Jack Zhang 日前在社群平台發表一系列對穩定幣的評論,直言「無法理解加密貨幣存在的價值」,並認為穩定幣在 G10 貨幣(流動性最高的 10 大貨幣)體系下毫無使用意義,引發業界關注。 穩定幣毫無實際用途 Jack Zhang 指出,投資人經常詢問他關於穩定幣是否能降低外匯成本,但他指出,若資金從美元(USD)匯往歐元(EUR),且最終接收方仍希望在銀行收到歐元,那麼穩定幣根本無法節省成本。他說道: 「從穩定幣轉換為接收方貨幣的出金管道(off-ramp)成本,其實遠高於銀行間的外匯市場價格。」 Jack Zhang 坦言,2021 年曾因整個市場對加密貨幣的瘋狂熱情而自己卻無感,讓他覺得自己像個傻瓜。他還提到風投巨頭 a16z 當時曾發表一份 Web3 未來藍圖的白皮書。然而,時至今日他仍看不到那個「未來」真正出現。 而在今年,他說這種「傻瓜感」再次出現,因為他依舊看不出使用穩定幣進行 G10 跨境支付的必要性。他指出,目前 Airwallex 的匯款成本已經低於 0.01% 且可即時結算,這讓他質疑: 「你不可能比免費還便宜,也不可能比即時還更快。」 15 年來仍未見加密貨幣實用性 Jack Zhang 強調自己在過去 15 年來都無法理解加密貨幣的使用價值,他直言: 「我從來沒看到任何加密貨幣幫助解決什麼問題。」 即便穩定幣相較加密資產波動較小,他也認為對於企業對企業(B2B)支付來說並無幫助,除非涉及非常小眾且流動性低的貨幣對,否則傳統金融體系已經提供更優的解決方案。相比之下,他稱讚 AI 技術才是真正的創新: 「AI 的使用案例是真實存在的,我們每天都在用某種 AI 工具。但穩定幣呢?到底有多少人在使用?」 唯一可能的使用場景 儘管批評整體加密應用前景,Jack Zhang 也提及一個他認為「可能是真實的使用案例」,即支付公司 Stripe 透過收購 Bridge,為拉丁美洲與非洲等市場的消費者提供穩定幣錢包基礎建設。不過他同時也指出,這類應用的本質更像是「監管套利」(regulatory arbitrage),而非真正的技術性創新。 批評聲浪強烈 不過,有不少人在推文底下挑戰 Jack Zhang 的觀點。Helius 執行長 Mert 就指出,自己多年前曾使用過 Airwallex 的 API 服務來轉移資金,但體驗極差,也讓他更加看好加密貨幣的未來。Coin Metrics 聯合創辦人 Nic Carter 則批評 Jack Zhang 的推文是「令人震驚的無知和缺乏好奇心」。 而 Alliance DAO 聯合創辦人兼營運長 Jacob Franek 則指出,穩定幣有三大核心價值:免許可、抗審查、可攜性與無摩擦,傳統金融世界根本沒有任何可以與之相比的體驗。Jacob Franek 還表示,穩定幣體驗就像是金錢版的 Starlink,讓你不再被限制於某個封閉系統,而是真正接上了整個「全球網際網路」。
  • 11:39

    銘文是創新還是垃圾?比特幣核心開發者選擇不干預,引發社群激辯

    一封由 31 位比特幣核心開發者共同簽署的公開信,於 6 月 6 日發布在 Bitcoin Core 官方網站,強調對比特幣網路用途採取「不干預立場」,即使面對「非金融用途」爭議,也不會進行審查或設限。該聲明立即在全球比特幣社群激起激烈辯論。 比特幣核心開發者公開信 https://twitter.com/bitcoincoreorg/status/1931299560329982374 這份聲明發布的背景,是比特幣社群對於鏈上非金融用途(如 Ordinals 和 Inscriptions)的爭議。一派使用者認為這些用途違背比特幣「電子現金」的初衷,另一派則主張比特幣是中立平台,任何用途都不應被審查。聲明中寫道: 「這並非支持或鼓勵非金融資料的使用,而是承認作為一個抗審查的系統,比特幣可以且必然會被用於某些用途,即使並非所有人都認同。」 開發者們強調,比特幣是一個由用戶定義的網路,核心貢獻者「無權規定他人必須使用特定軟體或政策」。他們補充:「能夠自由運行任何軟體,是比特幣抵抗脅迫的最根本保障。」聲明中特別點出三個交易中繼政策(即節點如何決定哪些交易要傳播、哪些交易要丟棄的規則。)設計目標: 預測哪些交易會被礦工打包挖礦; 加快預期會被挖的交易的區塊傳播速度; 幫助礦工快速獲得願意支付費用的交易。 然而,不少批評者認為,這樣的設計會默許鏈上「垃圾內容」存在,並與比特幣作為「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的原始願景背道而馳。此外,比特幣核心團隊也曾於 5 月 8 日釋出更新,移除長期存在的交易資料限制,並允許更大的區塊內容,部分用戶同樣擔憂這將進一步鼓勵非貨幣用途。 社群意見分歧:支持與批評並存 這份聲明獲得不少開發者與「非金融用途」支持者的認可。然而,也有社群人士與業界領袖強烈反對。JAN3 執行長 Samson Mow 表示,比特幣開發者聲稱對用途中立、無權干涉,聽起來像「無能為力」,但其實過去幾年他們的設計決策早已默許甚至助長了這些垃圾資料的出現,現在卻假裝置身事外。 比特幣核心開發者 Luke Dashjr 更直言批評聲明中「交易中繼政策」的描述錯誤,並表示: 「試圖預測哪些交易會被礦工打包,是在走向中心化;假設垃圾資料一定會被挖進區塊,是一種對抗爭的放棄;而如果還幫助這些資料在網路上傳播,那更是對比特幣有害的行為。」 支持者反駁 Casa 創辦人 Jameson Lopp 則替聲明辯護,表示開發者不是在統治,而是嘗試集體對外說明思路。他認為這樣的聲明有助於讓社群理解開發者在中繼政策設計上的思維與限制。聲明中也提到,比特幣節點軟體的目標,應是「務實預測哪些交易會被挖進下一個區塊」,而非試圖阻止交易雙方的自願互動,特別是「技術上無害」的活動。 開發者們也在聲明的最後強調: 「我們理解這立場不是所有人都認同,但我們真誠相信,這對比特幣與其使用者是最有利的方向。」
  • 11:22

    彭博分析師:預計今年冬季將迎主動式加密 ETF 潮,迷因幣相關產品有望明年推出

    彭博資深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預計大量主動式加密貨幣 ETF 會在今年第四季出現,而主動式迷因幣 ETF 最早可能在 2026 年問世。他認為,迷因幣基金產品很適合用主動操作的方式來管理。 Balchunas 上週末在社群平台 X 上針對其他用戶的文章評論說: 「將來很有可能出現這種產品(主動式迷因幣 ETF)。首先,我們會看到一波主動式加密貨幣 ETF 的出現(預計 2025 年冬季)。不過,專投迷因幣的主動式 ETF 很可能要到 2026 年才會出現。由於報酬差異大(加上缺乏賣方分析),適合主動式管理,也可能因此催生下一位明星基金經理,誰知道呢。」 https://twitter.com/EricBalchunas/status/1931367951594062186 根據 Balchunas 於今年 4 月彙整的圖表,有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審理的加密貨幣 ETF 申請已超過 70 件,其中包括多檔追蹤不同加密貨幣價格的主動式和被動式基金,涉及 LTC、SOL、DOGE、XRP、ADA、HBAR、DOT、AVAX、AXL、APT、SUI、PENGU、TRUMP、MELANIA、BONK、BNB、LINK 等 17 種代幣。
  • 10:36

    Tether 估值直逼可口可樂?CEO:不打算上市,但 5,000 億還太保守

    5,150 億美元不錯,但不夠高? 在 Circle 於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正式掛牌交易僅數日後,Artmesis 執行長 Jon Ma 在 X 上發布了一篇估值預測。他聲稱,按照 Circle 的 EBITDA 與股票價值估算,若 Tether 上市,其估值可能達到 5,150 億美元,將成為全球第 19 大公司,超越 Costco 和可口可樂等跨國企業。 https://twitter.com/jonbma/status/1931072826049429590 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執行長 Paolo Ardoino 稱這個估值是個「美麗的數字」,但考慮到 Tether 目前持有且持續增加的比特幣與黃金儲備,這樣的估值可能還過於保守。 「考慮到我們目前(而且還在增加的)比特幣與黃金儲備,這估值也許還有點保守(偏低),但我仍感到非常謙卑。」 而比特幣知名支持者 Anthony Pompliano 和 Strike 創辦人 Jack Mallers 均留言表示,Tether 將來有可能達到 1 兆美元市值。 不過,Paolo Ardoino 明確表示,該公司不需要也不打算公開上市。 Tether 發行的 USDT 目前為全球第三大加密貨幣(第一大穩定幣),市值約為 1,548.3 億美元。 Tether 積極擴張比特幣版圖 除了穩定幣業務以外,Tether 也在積極擴張其業務範圍。4 月 24 日,該公司宣布成為比特幣資產公司 Twenty One Capital 的主要持股方。該公司由 Strike 創辦人 Jack Mallers 成立,儘管成立不久,單由於接收了來自 Tether 與 Bitfinex 的比特幣,該公司已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比特幣企業持有者,僅次於 Strategy(原微策略)與礦商 MARA Holdings。
  • 10:05

    封路、燒車、催淚彈!川普強硬部署國民兵進駐洛杉磯引爆群眾怒火

    因應對總統川普移民政策的強烈反彈,美國洛杉磯本週末爆發激烈示威潮。川普政府罕見未經州政府同意直接部署國民兵,引發加州州長紐森與洛市長巴斯強烈抗議,民眾走上街頭封鎖高速公路,甚至焚毀自駕車。警民衝突延燒數日,已演變成一場關於聯邦與地方權力邊界的重大政治風暴。 川普派遣國民兵進駐點燃民怨 由於洛杉磯連日來爆發針對聯邦移民政策的抗議,美國總統川普在未經州政府同意之下直接部署約 300 名聯邦國民兵駐守市區,導致週末有數千名示威者湧上洛杉磯街頭,抗議川普政府的專制,尤其是移民拘留中心周邊。示威民眾高喊「可恥!」、「回家去!」面對全副武裝的衛兵與警察,一度逼近士兵防線,導致警方釋放催淚瓦斯與煙霧彈,試圖驅散人群。 部分抗議者轉往101號州際高速公路進行堵路行動,加州公路巡警出動後於下午將道路清空。但街頭抗議仍在持續,警方亦出動騎警與配備鎮暴裝備的人員控制局勢。 州長與市長強烈反彈:嚴重踐踏州主權 加州州長紐森於週日下午致函川普,批評聯邦直接部署國民兵是「嚴重侵犯州主權」,並正式要求撤軍。洛杉磯市長凱倫·巴斯亦在記者會上痛斥:「我們看到的混亂,是這個政府蓄意挑起的,這不是出於公共安全的考量,而是另一個政治議程。」 川普則反擊,指控民主黨地方官員「無能」應對示威,聲稱部署國民兵是為了恢復秩序。他表示:「洛杉磯有暴力分子,我們不會讓他們為所欲為,不會讓我們的國家被撕裂。」 川普援引叛亂條款強勢介入 川普週六援引法律條文,主張當「對聯邦政府構成叛亂或叛亂危機」時,可動用國民兵。他已授權動員2,000名國民兵,並未排除派遣現役美軍的可能性。 五角大廈指出,若局勢惡化,駐紮於加州東部二十九棕櫚市的500名海軍陸戰隊已進入待命狀態。國土安全部助理部長更指控加州政客「庇護非法移民罪犯」,呼籲民眾「應感謝每天保護社區的移民官員,而非暴動」。 民主黨痛批專制 參議員桑德斯抨擊川普此舉是「快速滑向威權主義」,侵犯國會權限。前副總統賀錦麗也發聲批評,認為移民突襲與衛兵進駐是「有計畫、刻意製造恐慌與分裂的殘酷行動」。 她表示支持「所有為基本自由與權利站出來的人」。眾議院議長麥克·強生則全力挺川普,稱「總統只是彌補紐森無力管控的缺口」。 儘管此次示威規模不及歷史上瓦茲暴動、羅德尼·金事件或2020年反警暴抗議,但這是自1965年以來,聯邦政府首次未經州長同意即動用國民兵,引發憲政與民主程序的嚴重爭議。 參考來源
  • 09:47

    決裂!川普嗆馬斯克「不尊敬總統」:敢資助民主黨就讓你付出代價

    美國總統川普與特斯拉與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的衝突持續升溫。川普於週六(8日)接受 NBC 電話訪問時表示自己已無意修復與馬斯克的關係,並揚言若馬斯克資助民主黨候選人對抗支持共和黨預算案的議員,將會「付出非常嚴重的後果」。川普表示「如果他這麼做,他就得付出代價。」但並未說明具體會有何後果。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這場爭執起因於馬斯克近期猛烈抨擊共和黨主導的「大而美預算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並在社群平台 X 上發文譴責川普,其中包括一則鼓吹彈劾川普的推文(後已刪除),以及另一則指出總統的關稅政策將導致下半年出現經濟衰退。此外,馬斯克甚至還貼出與川普過往與已故性犯罪者愛潑斯坦的關聯貼文(後已刪除)。川普隨後在 Truth Social 發文回應,表示「非常失望」,並批評馬斯克「對總統這個職位不敬」。 川普透露,他無意修補與馬斯克的關係,「我太忙了,有其他事情要做,」他說,「我沒打算跟他對話。」 馬斯克過去曾對川普的 2024 年大選投入逾 25 億美元資助,並在川普上任初期受任為「政府效率部」負責人,主導大規模裁員與部門精簡。然而這段關係如今似乎已徹底破裂。 面對馬斯克對法案的抨擊,川普回應:「我認為,事實上,伊隆反而讓大家看到法案的優點,因為一些原本不關注的人開始認真看待,結果發現這法案真的很好。」 此外,川普此前還威脅可能取消馬斯克公司與聯邦政府的合約,稱這是「節省預算的最佳方式」,但週六又表示目前尚未深思此事。對於外界如前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呼籲調查馬斯克商業行為與移民紀錄,川普則表示「這不是我現在優先考慮的事」。 副總統 JD Vance 週六在播出的 Podcast 節目中表示,馬斯克對總統的攻擊已是「核彈級」,並批評馬斯克此舉為「巨大錯誤」,可能無法「再回到陣營」。JD Vance 表示: 「我會永遠忠於總統...我希望伊隆能回心轉意,但現在可能太遲了。」 而馬斯克在那天大發飆之後,幾乎沒有再針對川普發表相關評論。而引爆整起事件的大而美預算案預計將在 7 月 4 日前於參議院通過,川普信心十足表示:「共和黨現在比以往更團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