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作為全球原住民區塊鏈示範場域,繼去年推出蘭嶼永續護照後,今日(4/16)宣布發行100億達悟幣應用於地方創生,為全球首度應用區塊鏈科技發行社區貨幣的部落,達悟幣將提供在地生活與生態文化觀光應用,再度創下部落金融科技創新的典範。
蘭嶼在長期面對核廢料爭議、海洋垃圾環境汙染,以及離島資源不足等問題下,島內年輕族人於去年引進區塊鏈科技,協助觀光客與島民建立數位身分,期待藉此建立蘭嶼生態永續的良性互動。此次運用區塊鏈技術發行達悟幣,便是實現蘭嶼永續的第二步。達悟幣發行總量為100億,將逐步透過文化採礦對外釋出。文化採礦是以無償方式用於激勵生態參與者,對文化、環境與達悟幣流通有貢獻的個人或團體。獲得達悟幣後,可儲存於蘭嶼永續護照錢包(Tao Passport App),用於勞力服務交換、島上觀光消費與生活所需,長期可連結文化生態活動,創造工作機會,鼓勵年輕人回鄉。
說蘭嶼協會理事長林正文,咖希部灣創辦人,長期致力於島上環保教育。他表示達悟幣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建立在共享經濟的架構上,這與族人長久以來強調分享,尊重個體的理念相同。達悟幣可以跟族人的知識體系相結合,支持環境永續與循環經濟。
人類花大量的時間在製造,卻花太少的時間在創新,不但造成供給過剩,也傷害了土地。蘭嶼這幾年承受文化與生態逐漸流失,部落卻缺乏力量抵擋外來資本,這是嚴重的危機。達悟幣是一種部落金融創新,也是文化復興的開始,透過島民、觀光客,對蘭嶼永續理念認同的朋友,蘭嶼永續護照與達悟幣就可以發揮力量,在金融、教育、文化、生態,運用區塊鏈科技扭轉蘭嶼的命運。
蘭恩基金會執行長瑪拉歐斯,第一任原住民族電視台台長,對各項原住民議題的脈絡了解深入。瑪拉歐斯對於達悟幣的應用感到十分興奮,認為這是劃時代的創舉。達悟幣未來可連結南島語系,從蘭嶼到巴丹島開始,除了文化觀光交流外,這將是蘭嶼新經濟的溝通模式,達悟幣是重要的媒介。他期待藉由貼近生活的部落科技工具,能讓新科技融入族人的生活當中,進而熟悉、理解科技對於原住民部落自治可帶來的助益,也能鼓勵年輕人對部落事務的持續參與。
在區域發展及歷史演進的洪流裡,蘭嶼遭遇許多巨大的衝擊。從生活到文化都產生很多質變,有些是有形的,也有些是無形的。面對巨變的蘭嶼,文化變遷快速、生態環境承載超標,如何減緩這個島嶼的流失速度,當然就必須做更多的努力,就必須要更多朋友的參與,我相信蘭嶼永續護照與達悟幣就是其中一個好的連結工具。
達悟青年林詩嵐在島上經營民宿與生態觀光,同時也是達悟幣涼亭交易的創始人,他表示以往到蘭嶼旅遊住宿的朋友,我們都會提供早餐券,以便大家自由選擇合作的餐廳用餐,現在的概念只是將早餐券換成是達悟幣,將紙券換成手機APP而已。許多遊客不清楚當地狀況,擔心在蘭嶼缺乏網路訊號,無法使用手機,林詩嵐解釋,島上使用手機網路早已十分普遍,然而蘭嶼每年觀光客突破十萬人次以上,造成頻寬不足,網路塞車嚴重,呼籲政府盡快協助蘭嶼擴充網路頻寬,畢竟要談在地創生,基礎的資訊建設是絕對必要的,不但要做,更要考慮長遠的發展性。
林詩嵐同時指出,達悟幣其實就是一種在地生活的交流方式,對偏鄉青年來說,希望能夠固守根脈傳承文化,同時又要維持足夠的經濟收入,是很不容易的。長期以來,因為許多多偏鄉地區缺乏在地的機會,年輕人選擇出走到都市工作,甚至去賺國外打工賺澳幣賺美金。然而維持傳統與追求進步並不相互牴觸,林詩嵐長期提供蘭嶼在地文化旅遊、生態觀光,每年也都會到世界各國深度旅遊,獲取經驗,希望也能將蘭嶼的文化觀光做向國際化,相信未來當遊客使用了達悟幣,也能讓更多價值留在島內,創造在地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IDGO技術團隊DTCO執行長李亞鑫表示:「達悟幣」這樣的部落貨幣在國外稱為社區貨幣,行之有年。持有社區貨幣的居民將會自然尋求在地消費,藉此來促進在地發展,也能使財富「留在社區之中」。而達悟幣比起一般社區貨幣最大的優勢,是透明度、公正性與安全性,透過區塊鏈帳本,讓使用者可隨時查詢驗證交易狀態,帳本隨時可稽核,不需依賴第三方信任機構,而未來也能藉著區塊鏈協議提供跨部落與對全球的連結性。
達悟幣與數位身分目前已整合於TaoPassport APP中,並採去中心化設計,讓APP使用者自主控管個資和個人數位錢包,具有高度安全性和隱私保護。另外,因應族人希望發展深度且符合傳統文化的生態旅遊,未來APP也將逐步納入友善商店資訊,引導觀光客進行對環境友善的生態旅遊。
李執行長說,透過數位身分以及達悟幣,不久的未來將發展出部落金融創新服務、例如社群信用、智財授權等,有別於現在身分證的限制。部落貨幣將有利於原住民部落自主經濟發展,協助部落實現自治的理想。我們很高興也很榮幸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與台灣說蘭嶼環境教育協會、蘭恩文教基金會共同開發,讓蘭嶼逐步實現成為全球原住民生態永續與區塊鏈科技結合的示範場域。
台灣說蘭嶼環境教育協會
蘭嶼青年阿文林正文,看到「垃圾比飛魚多」和廢油污染的蘭嶼,自費進行回收廢油及寶特瓶,從孤獨的環保傻瓜,逐漸形成「阿文團隊」,友人、志工進一步成立「說蘭嶼環境教育協會」。協會設立宗旨為守護生態環境,推廣蘭嶼傳統生態智慧,促進生態與文化之永續發展。蘭嶼景點「咖希部灣」的寶特瓶屋也是阿文與來自各地、身懷絕技的夥伴們接力打造。
FB: https://www.facebook.com/dontwasteLanyu/
蘭恩文教基金會
蘭恩文教基金會是蘭嶼第一個本土基金會,1979年創辦全國第一個政府立案的原住民幼兒園、社區雜誌、電台,也是第一個提供原住民社區老人的居家服務與送餐服務的機構,更努力協助蘭嶼人圓一個回家的夢。蘭恩堅持為守護達悟文化而努力,使孩童有更好的教育環境、老年人有更完善的社會福利、年輕人能返鄉就業,共創文化永續傳承的希望。
FB https://www.facebook.com/lanan.org/
IDGO 技術團隊
IDGO 技術團隊由 DTCO 數金科技所支持,經營團隊來自於區塊鏈資深開發者、ICT 、生醫產業菁英,專注於區塊鏈企業應用服務,主要領域包括生技新藥、健康醫療、社群金融、物聯網、數位身份與智能合約顧問設計。透過產業協作,我們相信區塊鏈可以帶給社會巨大的價值。
Taopassport 官網 http://taopassport.idgo.im
(以上內容由 DTCO 官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