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9/14 星期四

  • 17:44

    麻吉大哥「救猿計畫」明天投票:撥款 1,100 萬 APE 收購 NFT、發行新代幣 DAM

    麻吉大哥擬議 AIP-304 治理提案 麻吉大哥倡議的 ApeCoin DAO 治理提案 AIP-304 將於明天開始投票。該提案希望 DAO 能夠撥款 1,100 萬顆 APE 代幣,以資助收購 BAYC、MAYC、BAKC 和 Punks 等 NFT,並組建一個團隊負責推廣「數位藝術運動收藏(The DAM Collection)」的新計畫。收購的 NFT 中, 70% 會是 Yuga 發行的收藏品,另外 30% 是其他著名的 NFT。 該提案寫道: 「透過在全球展出這一系列收藏品,我們將使 NFTs 更加廣泛地被接受,並引發有關數位藝術優點的對話。這些優點是透過無需許可的區塊鏈以及擁有權、真實性和來源的證明得到的。教育公眾了解我們的空間對於大眾真正欣賞數位藝術品而言至關重要。」 提案指出,籌集的資金將被用於創建、策劃和管理「數位藝術運動收藏」相關活動,而過程中所產生的任何收益都將被添加到該計畫的多簽地址中,以支付與操作相關的費用。這包括 IP 授權、展覽、質押和所有其他收益。 發行 DAM 代幣 除此之外,該計畫還將發行一款名為 DAM 的治理代幣用於決定如何執行 NFT 的收購和活動策劃。根據提案內容,DAM 代幣將採 Fair Launch 的形式發行,團隊不會獲得任何代幣。總供給量的 30% 將用於在 5 年內首次分配給 ApeCoin 質押者(每 6 個月分發一次),另外 70% 保留在金庫,由代幣持有人投票決定如何使用。 避免利益衝突 該提案包含了許多避免利益衝突的相關條款,例如「數位藝術運動收藏計畫」不能從麻吉大哥與團隊手中收購最近 1 個月內持有、轉讓或出售的任何 NFT。 此外,提案中還包含一個「麻吉排除條款」,意思似乎是麻吉大哥不會控制任何密鑰或獲得任何 DAM 代幣。不過,提案又同時表明麻吉大哥有權執行 NFT 的選擇和管理,不禁讓人納悶:發行治理代幣意義何在?
  • 16:14

    Sam Altman:克服生物識別的抗拒是 Worldcoin 的一大挑戰

    根據《The Block》報導,加密項目 Worldcoin 的共同創辦人 Sam Altman 週四(14日)在新加坡舉行的《Token 2049》活動中表示,Worldcoin 面臨著巨大的營運挑戰。 「當你考慮到製造這些 Orb 設備所需的條件時,營運挑戰顯然是巨大的。」Sam Altman 說道:「當然,另一個挑戰是克服一些人在首次聽說這種產品時對生物識別的些微抗拒感(沒有更好的詞可以形容),不過話說回來,我認為這兩方面的發展趨勢都很好。」 Worldcoin 在 7 月 24 日正式推出,鼓勵用戶透過虹膜掃描註冊 World ID,線上證明自己的身份。該項目已在全球數十個城市部署 Orb 設備,主要集中在全球南方(Global South)。 相關報導:《Worldcoin 世界幣完整介紹,掃描虹膜、教學與功能一次看》 Worldcoin 共同創辦人 Alex Blania 在同一個議程討論中表示,在項目上線後,與全球監管方和政策制定者交流已成為他工作的主要部分。 Blania 說道: 「在上線後的幾週內,我們出現非常瘋狂的增長,對我們來說最瘋狂的事情是,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長長的人龍等待設定,這真的很難管理。」 Blania 補充說,該團隊正在加緊投入和擴張,同時與更多的政策制定者進行交流。 對數據隱私的擔憂早在 Worldcoin  啟動之前就已經存在,但 Blania 重申,虹膜掃描完成後,Worldcoin 不會存儲用戶數據,他表示: 「你實際上是完全匿名的,這是一件非常非常強大的事情,因為我相信我們必須在全球範圍內解決這個問題 ——在網路上建立某種驗證機制。我認為 World ID 是一個以真正保護隱私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的機會。」
  • 14:35

    JPEX 限制提幣 USDT 卻持續流出!港媒:公司註冊皆人頭,實際負責人不明

    JPEX 限制提幣 據鏈新聞報導,JPEX 交易所自香港證監會發佈公告點名其為可疑平台之後,雖然官方對此做出了公開聲明,卻在不久之後被發現無預警限制用戶提幣。根據多名用戶反饋,提幣上限被控制在 1,000 USDT,且手續費也被惡意提高至 999 USDT。 截至目前為止,官方仍然神隱,不願針對此事做出回應。 鏈上數據大額提出 USDT 根據鏈上數據顯示,從 14 小時前開始,JPEX 交易所在 Tron 區塊鏈上的出金地址就一直將USDT 轉出至新創地址,每筆交易價格都大約落在 20~30 萬美金左右,最近一筆交易發生在 24 分鐘前。 有鑒於 JPEX 交易所已限制用戶提款,因此毫無懸念這些肯定都是內部團隊發起的交易。此外,其中有一筆交易是直接轉入幣安入金地址,金額為 1,800 美元,或為內部人士開後門幫自己提款。 公司註冊皆人頭,實際負責人不明 另一方面,根據《香港01》的報導,儘管 JPEX 聲稱在多國註冊登記(只是從事外匯、金融業務的基本註冊,未被授權經營交易所),但該媒體卻發現各地註冊登記的負責人疑似都是「人頭」,平台從 2020 年註冊、2021 年開始營運至今,實際負責人與辦公地點始終是個謎。 來源:《香港01》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針對表格中「郭浩麟同為『每日幣研媒體有限公司』董事」一事,每日幣研官方已發表正式聲明回應。 JPEX 發公告回應 JPEX 於 9 月 14 日發公告回應提幣限制政策,沒有解釋具體原因,也沒有對鏈上金流做出說明,僅表示日後將階段性開放提幣上限,並開放有緊急提幣需求者填寫 Google 表單。讓人感覺是刻意製造公司仍在正常運營的假象,避免警察在短時間內找上門。
  • 14:02

    新加坡金管局對三箭資本創辦人下達 9 年禁令,禁止從事任何受監管市場活動

    根據彭博社報導,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已於本週對已破產加密貨幣對沖基金三箭資本(Three Arrows Capital)兩位創辦人發布禁令,禁止兩人在當地進行任何受監管的市場活動長達九年。 三箭資本是 2022 年首家破產的大型加密貨幣公司,其破產原因是 Luna 和 TerraUSD 兩種加密貨幣在五月崩盤,該公司於六月底在英屬維京群島申請破產。 新加坡金管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從 9 月 13 日開始已發出禁令,禁止三箭資本創辦人 Zhu Su 和 Kyle Davies 從事任何受監管的活動,並禁止他們管理任何資本市場服務公司、擔任其董事或者成為主要股東。 新加坡金管局助理董事總經理 Loo Siew Yee 表示,該機關嚴肅對待 Su Zhu 和 Kyle Davies 公然無視金管局的監管要求以及怠忽職守的行為: 「基金經理的高級管理層有責任實施堅固的風險管理措施,以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 13:18

    Glassnode 報告:加密市場流動性持續枯竭,多數比特幣短期持有者處於浮虧狀態

    區塊鏈分析機構 Glassnode 在週一(11日)發布的最新一期鏈上週報中指出,數位資產市場正在出現嚴重的流動性枯竭,鏈上和鏈下交易量均跌至歷史低點。 Glassnode 分析師表示,隨著市場回歸到相對狹窄的交易區間,流動性的下降讓人聯想到 2020 年牛市前的水平,他認為「極度冷漠和無聊最能描述當前的情緒」。 比特幣、以太幣和穩定幣流量下降 自 2022 年 4 月以來,穩定幣的供應量持續下降,Glassnode 將其歸因於多種因素,包括 Terra 生態系統的崩潰,以及更高的利率未傳遞給非收益性穩定幣所帶來的機會成本。 該分析師指出,雖然比特幣和以太幣自今年年初以來呈現資金淨流入,但自 8 月下旬以來,這三種資產都回到回歸到中性或負資金流入,這表明了市場的停滯和不確定性。 來源:Glassnode 在主要的穩定幣中,Tether 的 USDT 自 11 月低點以來供應量增加了 133 億美元。然而,USDC 和 BUSD 的供應量卻急劇下降,分別減少了 167 億美元和 204 億美元。 報告稱,USDC 的下跌可能反映了美國機構將資金轉移到利率更高的市場,BUSD 的下跌可能是由於發行商 Paxos 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採取執法行動後停止鑄造,Tether 在穩定幣市場的主導地位因此上升至 69%,比 2022 年 6 月的 44% 大幅增加。 來源:Glassnode 鏈上和鏈下的平靜期 分析師表示,儘管本月出現了短暫的波動,但 Glassnode 的鏈上指標顯示,比特幣網路以美元計價的轉帳交易量已降至日均 24.4 億美元,與 2020 年 10 月的水平相當,市場整體鎖定的利潤或虧損極小。 來源:Glassnode 在鏈下衍生品市場,比特幣日交易量也達到了歷史水平,自 2022 年低點以來首次跌至 120 億美元。 來源:Glassnode 不過,Glassnode 注意到比特幣選擇權市場存在一些分歧,交易量有所增長,儘管其規模仍然小於期貨。分析師表示: 「這可能反映出在整體流動性條件較為緊張的時期,市場更願意利用選擇權的槓桿和資本效率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Glassnode 報告稱,儘管市場處於低迷狀態,但「持有」趨勢依然強勁,比特幣長期持有者群體(Glassnode 將其定義為持幣超過 155 天的鏈上實體)的供應量達到 1,470 萬 BTC 的歷史新高。與此同時,短期持有者(持有時間少於 155 天)的供應量已降至 2011 年以來的最低點。 來源:Glassnode Glassnode 指出,雖然長期持有者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但目前有 26.7% 的供應正在浮虧。然而,分析師表示,在低於 26,000 美元的價格水平時,短期持有者的部位幾乎全部處於浮虧狀態,可以說這使得對價格更為敏感的群體有些緊張。 資料來源
  • 12:27

    Bitget Wallet CEO:我們不做空泛的「Web3 入口」

    在年初 Bitget 交易所向 Web3 多鏈錢包 BitKeep 增資控股後,BitKeep 於 8 月完成品牌升級,更名為 Bitget Wallet,提出新願景「更快交易、更優資產」,致力成為最好用的 Web3 交易錢包。 本文是 Bitget Wallet(原BitKeep 錢包)CEO Karry 的交流分享,Karry 以 Bitget Web3 錢包的掌舵者視角,系統梳理了當前錢包業務的結構與定位,展示了產品在創新道路上取得的成果,並探討錢包賽道正面臨的格局挑戰以及未來前景。 Web3 錢包像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隻,Bitget Wallet 這艘船正駛在什麼位置?前方海面是波濤洶湧還是平靜如鏡,亦或到處是冰川?我們的未來要駛向何方,需要怎樣強大的動力系統支持我們更好更快地抵達? 當前位置:全球用戶量 1200 萬的 Web3 交易錢包 在完成從 BitKeep 到 Bitget Wallet 品牌升級後,我們的業務線目前分成四個部分:移動端 APP、瀏覽器插件、網頁 Web 端,以及正在開發的 Bitget 交易所內置 Web3 服務。四個端口,讓用戶可以在不同場景下輕鬆使用 Web3 服務。 根據 CoinGecko 上月發布的最受歡迎加密熱錢包榜單統計,Bitget Wallet 在 Google Play 和 Chrome 插件的下載量超 110 萬,排名第七。綜合 iOS、安卓 APK 等多個平台數據,我們目前總用戶量是超過 1200 萬。 核心定位:交易錢包 我們將交易定位為當前的核心業務,目標是成為 Web3 最好用的交易錢包,或者說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為什麼選擇這個定位? 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判斷未來每個 DApp 都會獨立成為一個 App,不太可能依賴外部錢包,而是自帶錢包功能。基於這樣的競爭格局,我們決定聚焦資產交易和去中心化交易,在這一領域做到最優。在交易層面,誰是最好用的錢包? Bitget Wallet。未來用戶在任何場景中,比如 GameFi、SocialFi 獲得收益需要交易變現、保值時,首先就可以考慮我們的服務。未來錢包將不再是一個獨立的產品,會越來越像基礎設施,幫助用戶管理和增值資產的基礎工具或者賬戶體系。 我們的交易滲透率一直很高,根據 DappRadar 數據,Bitget Wallet 的 Swap 交易量在所有 DeFi 項目中經常排名前十,和 MetaMask 基本持平,而且經常會超過 MetaMask。這也是我們過去持續投入做交易錢包的回報。在社區反饋中,Swap 交易也是用戶最喜愛和最常用的功能,順滑的交易體驗收到很多好評。 圖中時間維度:7 天 在最近的行業觀察中,能感受到一個明顯的變化是,行業敘事開始從資本敘事向社區敘事過渡,meme 幣的興起就是一個標誌,其實我們錢包的交易體驗很多都是面向 meme 幣、社區幣、長尾幣來設計的,做了很多交易體驗的優化,在這一塊兒具有明顯優勢。 過去兩年增長引擎:Swap 產品創新 過去兩年,Bitget Swap 產品做了很多創新。我們最早在錢包行業基於全鏈 DEX 交易數據做 K 線行情,為用戶提供精準的多鏈資產行情、熱門榜單等功能,贏得了廣泛好評,也為用戶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我們對數百個 DEX 和跨鏈橋的流動性進行了整合,實現了跨鏈無縫交易的目標。我們的產品理念是,只要兩個代幣有價值,用戶就可以自由地在其間交易,無論同鏈還是跨鏈。 此外,我們還率先推出了無 Gas 交易體驗,在近 10 條鏈,包括 BNB 鏈、Polygon、TRON 等實現了不需要 Gas 幣就可以交易的創新。最近這個功能還在以太坊鏈上實現了支持,交易時可快速獲取 Gas 費。我們也首創了 GASU 補貼,相當於是 Gas 費優惠券,自動幫用戶抵扣應用內各種 Gas 費用。 自動滑點功能也是我們最早推出,很多用戶在衝 meme 幣、土狗幣的時候有燃燒率,我們會綜合考慮滑點和代幣燃燒率兩個指標,自動為用戶設置一個剛好能完成交易的滑點,以減少交易摩擦。 前段時間我們看到 UniswapX 測試版的推出,主打的幾個功能,包括聚合 DEX 流動性、無 Gas 交易、防止MEV 等,都是我們半年至一年前實現的功能,可見 Bitget Swap 產品創新在行業內遙遙領先。 功能強大,一個錢包連接整個 Web3 除多鏈 Swap 產品,我們還為錢包用戶提供了全方位的鏈上服務和 DeFi 解決方案,包括非託管錢包管理、NFT 交易市場、DApp 瀏覽器、Launchpad、ETH 質押等。 我們支持 90 多條主流公鏈以及更多新興鏈,包括 EVM、異構鏈,自動聚合了多鏈的資產以及交易記錄。用戶添加自定義主網完全不需要填寫任何參數。我們還支持連接硬件錢包,正在研發 MPC 和 AA 錢包,現在已經在 Starknet 實現了 AA 智能合約錢包。 在 Swap 產品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強大的流動性聚合以及一些交易流暢體驗,我們正在開發智能行情,通過 smart money,或者說通過鏈上更好的榜單體系,幫助用戶更早地發現投資機會。同時,接入 Bitget 期貨合約也是交易體系的補充。面向全球用戶,我們提供 Quick Buy 服務,整合了 MoonPay、Alchemy Pay 等 6 家三方渠道,同時還接入 Bitget P2P,面向信用卡普及率較低的新興市場用戶,包括東南亞地區,提供快捷買幣服務,幫助用戶無障礙進入 Web3。 在應用層面,NFT 市場是全網首個支持任意幣購買NFT 的交易市場,在多條主鏈上佔據前二的交易量,僅次於 OpenSea;DApp 瀏覽器收錄了上萬種 DApp,是項目交互的首選,未來我們還會上線一些交互空投的工具。我們還通過 Launchpad 支持項目發行。 我們對各條公鏈的支持是全方位的,涵蓋基礎的交互能力,包括測試網領取空投、K 線行情、Swap 交易、DApp 交互體驗、代幣和 NFT 展示...讓用戶通過一個錢包就可以連接整個 Web3 行業的各個角落。 錢包賽道的基本判斷 錢包需要心智清晰的市場定位 不能停留在空泛的「Web3 入口」定位上。如果錢包真的要成為 Web3 入口,只有在行業發展很大,吸引大量用戶湧入時才有可能實現。最有可能成為 Web3 入口的更可能來自系統層面,比如 iOS 和 Android 系統的錢包,如果 Apple Pay 直接集成公私鑰,就可以與錢包關聯。獨立錢包產品成為入口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我們要找到更加具體和聚焦的定位,比如上文提到的以交易為核心的錢包,能更好地突出產品特色。 另外,從當下情況看,交易所仍是行業的主要入口,門檻較低。交易所的內置 Web3 服務,可以為已有用戶提供一些 Web3 體驗,這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上文有提到。 交易是捕獲價值的最佳切入點 行業的核心價值主要集中在資產發行和資產交易。我們定位為交易錢包也是因為,作為連接資產流通的橋樑,交易能夠通過提供流動性、實現價格發現、提高資產可用性等方式創造價值,是捕獲價值最佳的切入點。 專注交易可以觸達更廣闊的用戶群體,捕捉到交易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價值。去中心化交易具備極大的潛力,從未來發展看,隨著技術進步和用戶體驗不斷優化,以及行業整體日趨成熟,去中心化交易將成為主流選擇,支付會是錢包的關鍵應用場景。 技術要服務於真實需求 僅從技術概念出發設計和推出產品,不一定能真正吸引到用戶。錢包的定位應該站在用戶視角,技術可以解決問題,但技術的概念並不是用戶關心的點。比如 MPC、AA 技術可以去解決一些問題,但如果推出一個錢包,主打的定位是 MPC 錢包、AA 錢包,不一定能在市場上得到預期的成功。用戶不關心底層是什麼技術,而更關心產品解決了什麼問題。 大家總覺得 MPC 或 AA 錢包可以降低用戶進入門檻,但我認為它們最多只是進入門檻的一個設施,還需要其它真正吸引用戶的東西,比如 GameFi,比如比特幣漲到 10 萬美金。僅僅因為技術上的一個突破,並不能讓大量用戶湧入。 不過 AA 錢包也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可能,比如 Gas 抽象可以完全分離支付者和交易使用者,我們可以成為 Gas 費運營商,比如 20U、50U Gas 費包月。還可以根據不同場景進行權限管理,比如小額支付免簽名或者單簽名,大額設置多簽,都可以在智能合約錢包設計,而現在 EOA 賬戶就難以實現。 交易所投入錢包戰局,競爭、挑戰、機遇 除了我們 Bitget 之外,行業裡多家交易所都在預見到去中心化資產管理和交易在未來可能成為主流,紛紛選擇提前佈局,推出自己的錢包。競爭加劇,創新已經開始卷功能和交互層面。維持優勢地位不再以局部創新,需要更長期的思維和佈局,實現系統性的提升。 未來的以太坊坎昆升級,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Layer2 費用,Gas 費越來越低,TPS 越來越高,去中心化交易越來越接近中心化。 OPStack 讓 Layer2 發鏈成本急劇降低,迎來了 Layer2 百鏈大戰,新公鏈的興起、新的交互空投機會都在為錢包帶來增長動力。 Uniswap V4 和 UniswapX 的推出,進一步釋放聚合流動性的威力,提升去中心化交易體驗,會讓 DEX 更加繁榮,也為我們提供了機遇,我們做智能路由,追求最優價格策略,會有進一步的發揮空間。 未來方向:敢於創新,不然會陷於平庸 在產品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之間,我們需要保持平衡。最近我有一個比較深的感受,馬斯克接手 Twitter 後,產品迭代速度前所未有的快,最近一個季度推出的新功能比過去三年還要多,像付費訂閱、藍V 等等,雖然有些功能存在問題或缺乏使用,但我認為一個產品想要成功,是需要大量的嘗試和輸出,否則很容易陷入平庸,失去創新動力。 保持創業心態非常重要,單純注重基礎設施容易陷入惰性,而輕視基礎又難以支撐快速創新。在保證基礎質量的前提下,還需要激發團隊的創新潛能,通過不斷嘗試找到產品突破口。這需要持續的投入和堅持,但可以讓產品始終走在前沿,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 持續投入,快速迭代,大膽嘗試,和時間做朋友。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1:41

    Coinbase 執行長確認比特幣閃電網路的整合,Cathie Wood:將使其一億名用戶受惠

    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的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表示,比特幣是「加密領域中最重要的資產」,同時確認該交易所在完成諮詢過程後整合閃電網路(Lightning Network)的決定。 Armstrong 週三(13日)在 X 平台上表示: 「團隊在這方面的研究做得很出色,我們已經決定整合閃電網路。比特幣是加密領域中最重要的資產,我們很高興能為實現更快/更便宜的比特幣交易盡一份力。整合需要一些時間,請耐心等待。」 https://twitter.com/brian_armstrong/status/1701806701853507886 Coinbase 協議專家 Viktor Bunin 領導了這一倡議,並表示他「特別渴望獲得關於增加支援、用戶體驗流程、開源工具、服務提供商和邊緣案例的見解」。Bunin 曾因其對比特幣的認知而受到批評,認為每次重大升級都需要硬分叉,Bunin 後來坦承了自己的錯誤。 Coinbase 將加入幾家向用戶提供閃電網路服務的主要交易所的行列,其中包括在 7 月完成整合的幣安(Binance)以及 Kraken 和 Bitfinex。 Coinbase 將整合閃電網路的決定得到方舟投資(Ark Invest)創辦人 Cathie Wood 的好評,她表示: 「比特幣是世界的數位貨幣系統,而閃電網路則是比特幣的支付層。Coinbase 與閃電網路的整合將為其 1 億用戶帶來更快、更便宜的比特幣交易途徑,向 Coinbase 致敬!」 https://twitter.com/CathieDWood/status/1701911126290706687 根據《The Block》的數據,目前比特幣閃電網路總容量接近 5,000 顆比特幣(約 1.28 億美元),不過,與 7 月份 5,640 顆比特幣的峰值相比下降了 12.5%。 來源:The Block
  • 11:27

    CZ 是幣安美國的發展阻礙?知情人士:只剩三條路可走

    由於監管不確定性與市場環境表現不佳,幣安美國(Binance US)業務正在面臨快速的萎縮。外媒 The Block 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稱,在這樣的狀況下,只要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與幣安美國有正式的聯繫就會阻礙的增長。在近期舉行的一場全體員工會議中,團隊討論了三種可能的運營方向及實現這些方向需要的條件: 以業務增長為中心繼續運營 持續推進增長計劃,發布新產品,例如股票和期貨交易,並獲得衍生品交易的許可。但要這麼做的話,CZ 必須解決與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問題,或者將其在幣安美國的股份轉移到一個保密信託或完全出售。 削減運營成本用於投資基礎設施 略微削減公司的運營成本,同時在平台上進行必要的投資,例如升級其子帳戶功能和 AWS 基礎架構。但考慮到當前市場環境,這需要一些膽量去投資。 進入「冬眠」狀態 「冬眠」策略,即維持正常業務運營,同時大幅降低成本,直到公司環境有所好轉。 選擇第三種路線 自從 SEC 提起訴訟後,幣安美國的業績已經大幅下滑,月交易量由 106 億美元暴跌到 7000 萬美元。目前,該公司似乎選擇了第三種策略,裁減了三分之一的員工,執行長離職並由法務長 Norman Reed 暫時接管。 知情人士表示,如果 CZ 能夠成功地解決目前面臨的監管問題,或者如果國會制定了新的監管條例,幣安美國將有可能在這段冬眠期後繼續其擴張策略。當然,若能迎來狂暴牛市,也同樣有助於推動該交易所得業務發展。
  • 10:28

    NFT 專案亂象不斷,Nakamigos 將發新作再撈 1,000 ETH,NFT 地板價暴跌超 40%

    NFT 專案 Nakamigos 於今日公佈了新一季 NFT 銷售活動。官方表示白名單快照將於美東時間 9 月21 日中午 12 點到下午 3 點進行快照,並於下午 4 點開始公售。此外,白名單和公售價格均為 0.05 ETH,共計發售 20,000 顆,若全部售出將可進帳 1,000 ETH。 然而,從現有 NFT 的市場價格與社群反饋來看,團隊發行新系列的選擇明顯是個錯誤的決策。根據 Blur 的價格數據顯示,Nakamigos NFT 過去 24 小時被大量拋售,跌幅超 40%。 而從社群評論也不難發現,大多數人都認為 Nakamigos 團隊此舉就是想撈錢,繼有 NFT 系列產品許久沒有進展,現在又不顧既有 NFT 的潛在稀釋影響,為了團隊自己賺錢而發行新系列作品,令社群難以苟同。
  • 09:19

    支付 20 BTC 手續費的冤大頭竟是它!F2Pool 創辦人反悔不想還了

    支付 20 BTC 手續費的冤大頭是 PayPal?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比特幣網路在前幾天出現了一筆詭異的交易,該交易為了轉移 0.0008 BTC 而支付了 20 BTC(價值約 50 萬美金)充當手續費,打破了比特幣網路有史以來最高的手續費紀錄。 外媒 Bitcoin Magazine 在今天引用了 Mempool 旗下 Mononautical 的研究報導稱背後的冤大頭很可能是支付巨頭 PayPal,而問題的導因可能是來自 PayPal 管理系統內部中的程式碼漏洞。 https://twitter.com/mononautical/status/1701968059597042077 責任歸屬大反轉 但很快的,PayPal 發言人就聯繫上該媒體,並表示這筆異常交易的責任歸屬在於其合作夥伴 Paxos 而非 PayPal 自身。而 Paxos 發言人也向媒體證實了此消息: 「Paxos 在2023 年9 月10 日多付了BTC 網路費用 。這僅對 Paxos 公司運營造成影響。Paxos 客戶和終端用戶都不會有任何影響,所有客戶資金都是安全的。這次的問題是由於單次傳輸中的錯誤造成的,現已修復。Paxos 正在與礦工聯繫以收回資金。」 F2Pool 也反轉 然而,另人意想不到的是,先前表示願意退還手續費款項的 F2Pool 聯合創辦人王纯不久前在社群平台上發文表示,他在說完願意退款後就開始後悔了,再加上看到申領的人一直使用 EST 而非 EDT/UTC(時間單位)讓他更加惱火。 「上次 Zcash 的人做了同樣的事,我因此封鎖了他們整間公司。」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不想履行承諾的爛藉口,但王纯似乎真的很討厭人們使用 EST 這個時間單位。此前 Blockfi 曾發生過因為轉帳時將 BTC 與 USD 單位搞混,錯誤的向客戶發送了 701 BTC,當時王纯也在社群平台上嘲諷道: 「遠離那些分不清 EDT 和 EST 的人。他們很有可能無法區分美元和比特幣。」 目前王純針對此事在社群平台發起投票活動,有近 35% 的人認為應該將獎勵分配給礦工,但也有 27.9% 的人認為不該食言而肥,應按照原先的說法返還這 20 BTC。  https://twitter.com/satofishi/status/1702095123981738437
  • 08:20

    壓力來襲?破產法院批准 FTX 清算 34 億美元加密貨幣資產

    美國破產法院於昨晚批准 FTX 出售 34 億美元加密貨幣資產的動議,法官 John Dorsey 在法庭上表示他批准了這一動議,並駁回了兩項反對該計劃的異議,這意味著該交易所將能夠開始銷售、抵押和對沖其加密貨幣資產,以美元形式償還債權人。 在聽證會上,一名代表FTX客戶專案委員會的律師支持該計劃,而無抵押債權委員會的一名律師也表示,所有參與方都希望加快這一過程,並認為這是保護和最大化債務人資產價值的措舉。 根據該動議內容,剩餘加密貨幣資產的清算將由財務顧問指導,大多數代幣每週只能出售 1 億美元,但在某些情況下,這個數字可以提高到 2 億美元。此外,在出售比特幣、以太幣和其他代幣時,剩餘資產管理機構不需要公開預告,但需要提前 10 天通知美國受託人辦公室。  根據此前報導,在 FTX 當前持有的加密貨幣資產中,SOL 佔最大宗,總價值約 11.6 億美金,其次則是比特幣與以太幣。
  • 03:56

    Milady 紛爭持續延燒,團隊互相指控挪用資金,地板價跌超 20%

    在 NFT 項目 Milady Maker 的創辦人 Charlotte Fang 週一(11日)宣布已向一名挪用並企圖索取團隊資產的專案開發者提告後,Milady 團隊 Remilia 的創意總監 Milady Sonora 週三發文駁斥 Charlotte 的指控,稱其正在宣傳「一種背離現實的虛假陳述」,企圖搶在法律監督和其瀆職與侵占團隊資金行為的公開揭露之前行動。 Sonora 代表團隊成員表示: 「我們是 Remilia 的共同創辦人、職員和管理者。三週前,我們向 Charles(指 Charlotte Fang)發送私人信件,誠摯地希望他承認我們是共同創辦人,向我們提供我們在集體中獲得的股權,並歸還他從金庫中侵吞的所有資金。作為對我們信件的回應,並在他的律師要求我們不要公開我們的擔憂之後,Charles 提起了訴訟,錯誤地將我們貼上『獨立承包商』和『恐怖分子』的標籤。」 https://twitter.com/Milady_Sonoro/status/1701665068969296222 Sonora 還提出幾點聲明以保護團隊和成員的聲譽,包括: Charlotte Fang 去年單方面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並不擁有 Remilia 的資產,而且是在其他共同創辦人不知情或不支持的情況下成立的。 Charlotte Fang 多次在簽署的合約、通訊和現實生活中討論等場合明確承認他們是共同創辦人、高管、執行委員會成員和股權持有人,疑似意圖竊取團隊成員在集體和藝術中的權利。 Bonkler 的金庫沒有被盜,資金一直(並將繼續)存放在由項目成員 Ccccaa 控制的拍賣合約中,經 Remilia 的共同創辦人們事先知情並批准。 在團隊成員要求 Charlotte Fang 歸還他從集體金庫轉入其個人帳戶的多達 60 多萬美元的資產之後,Charles 將 Remilia 的所有其他創始成員從金庫多重簽名中移除,在他公開發文和控訴後已經提取總價值 260 萬美元的數位資產。 創辦人回應:混淆視聽 在 Sonora 發文不久後,Charlotte Fang 回應稱其說法是「毫無意義且容易反駁的 FUD」,試圖混淆社群的視聽,「無助於證明所採取的犯罪行動是正當的」。 Charlotte Fang 提出了多個論點進行反駁,其主張 Remilia 沒有共同創辦人,在成立公司前,他獨自掌控用於資助 Remilia 營運的資產,團隊成員直接與其簽訂協議並從其控制的資金中獲得報酬。Charlotte Fang 還聲稱訴訟中提到的 3 名成員欣然接受報酬,Sprite(Sonora)從未提過希望獲得額外補償或股權的問題。 Charlotte Fang 還表示,提出訴訟是因為開發者試圖挪用 Remilia 的資金,還對公司提出過分的要求,並指責開發者在處理 Bonkler 合約所有權方面存在不當行為。 https://twitter.com/CharlotteFang77/status/1701682718709608940 隨著核心成員相互指責並鬧上法院,Milady Maker NFT 價格不斷下滑,根據 NFT 市場 OpenSea 的數據,Milady 地板價已從上週約 3.395 ETH 降至 2.6 ETH 左右(約 4,160 美元),跌幅超過 20%。 來源:OpenSea 相關報導:《Milady 開發者挪用金庫 100 萬美元資金,意外衍生陰謀論:Milady 創辦人是美國政府的走狗?》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