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5/27 星期二

  • 21:54

    川普媒體公司宣布將籌集 25 億美元以建立比特幣庫藏

    川普媒體與科技集團(Trump Media and Technology Group,TMTG)今(27)日宣布計劃籌集 25 億美元,用於建立比特幣庫藏(Bitcoin Treasury)。 根據新聞稿,TMTG 已與約 50 家機構投資人簽訂認購協議,公司將透過私募方式發行並出售約 15 億美元的普通股和 10 億美元的零息可轉換優先擔保債券,總計約為 25 億美元。本次發行預計將於 2025 年 5 月 29 日左右完成。 TMTG 計劃將所得款項用於建立比特幣庫藏。該公司表示,這將成為目前上市公司中最大規模的比特幣庫藏交易之一,在這項這項舉措之後,TMTG 也正式關閉了先前所宣布的特別收購基金。 「我們將比特幣視為一種金融自由的頂尖工具,而現在 Trump Media 將持有加密貨幣作為我們資產中的關鍵一環。」Trump Media 執行長暨董事長 Devin Nunes 表示:「這項投資將有助於捍衛我們的公司免受金融機構針對許多美國人與企業的困擾和歧視,並將為 Truth Social 與 Truth+ 平台的訂閱付款、效用代幣及其他規劃中的交易創造協同效應。」 TMTG 也表示,加密貨幣交易所 Crypto.com 和加密託管公司 Anchorage Digital 將為 Trump Media 的比特幣庫藏提供託管服務。
  • 20:09

    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申請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CRCL」

    根據《CoinDesk》報導,美元穩定幣 USDC 的發行公司 Circle Internet Group 已申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股票代碼為「CRCL」。 該公司計劃發行 2,400 萬股 A 類股票,其中 960 萬股由公司本身發行,而 1440 萬股則由現有股東出售。此次 IPO 的預計發行價格為每股 24 至 26 美元。 Circle 曾試圖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交易上市,但相關計畫已在 2022 年 12 月終止。 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Circle 發行的 USDC 的市值已達到 611 億美元,是目前全球市值第二大的穩定幣,僅次於 Tether 發行的泰達幣(USDT)。 相關報導:《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否認出售傳聞,仍專注推動 IPO 計畫》
  • 19:31

    Solana 開發者提出新共識協議 Alpenglow,大幅提升區塊確認速度

    從 Solana Labs 分拆出來的核心工程團隊 Anza 最近提出了新的共識協議 Alpenglow,一旦 Solana 升級到 Alpenglow,將不再採用 TowerBFT 和歷史證明(PoH)等現行架構,並大幅提升區塊確認速度與整體網路效率。 Anza 在文章中指出,在過去採用 TowerBFT 共識機制時,從區塊產生到最終確認大約需要 12.8 秒,為了將延遲壓縮到一秒以內,Solana 引入了「樂觀確認(optimistic confirmation)」機制。而現在,Alpenglow 有望完全打破這些延遲瓶頸,根據模擬結果,團隊預估 Alpenglow 能將實際的最終確認時間縮短至約 150 毫秒。 Anza 表示,「Alpenglow 將成為 Solana 的轉捩點」,不僅是新的共識協議,更是自 Solana 核心協議啟動以來最重大的協議變革。該團隊寫道: 「150 毫秒的中位延遲不僅僅意味著 Solana 運作速度快——更代表 Solana 在響應性方面能與 Web2 基礎設施競爭,這可能使區塊鏈技術適用於需要即時處理效能的全新應用類別。」 Yakovenko 表達支持 Alpenglow 透過兩個核心組件實現這種速度:處理投票交易和區塊最終確認的 Votor,以及負責區塊資料快速傳播、基於 Turbine 架構改良而成的 Rotor。 根據 Solana 共同創辦人 Anatoly Yakovenko 的說法,如果有 80% 的質押者參與,Votor 可在一輪投票內完成區塊最終確認;若僅有 60% 的質押者回應,則需進行兩輪投票。 Anza 在文章中表示:「獨特的『20+20』韌性設計讓該協議在嚴苛的網路條件下仍能有效運作,可容忍最多 20% 的惡意質押,以及額外 20% 的無回應質押。」 「我在共識機制方面幾乎所有地方都搞錯了,除了最重要的部分:它不能阻礙區塊產生者隨時充分利用 100% 的頻寬;使用者需要在單一輪投票內就得到具決定性的最終確認(2-delta)。」Yakovenko 寫道:「Alpenglow 以一種簡單而優雅的設計,完美滿足了這兩項需求,而且非常直觀易懂。」 https://twitter.com/aeyakovenko/status/1924498884837175323 Garzik 提出質疑 資深比特幣開發者 Jeff Garzik 則對 Alpenglow 持保留態度,他在接受《The Defiant》採訪時表示,除非犧牲安全性,否則那種速度是不可能達到的。 當被問到區塊鏈的安全性時,Garzik 表示: 「有一個速度極限是你無法突破的,因為你不可能在短短幾毫秒內,讓資料透過海底光纖電纜傳送到另一個大洲再傳回來。如果速度比這還要快,就代表犧牲了去中心化來換取速度,當你這麼做時,你也為了速度而放棄了安全性。」 Garzik 正在開發名為 Hemi 的比特幣二層網路,其與以太坊虛擬機(EVM),具備 12 秒的最終確認時間。 他還提到了 Solana 過去幾次故障並需重新啟動整條鏈的歷史,並表示 Solana「至今並非 100% 堅不可摧,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選擇在比特幣和以太坊鏈上進行建構而非 Solana」。儘管如此,Garzik 對 Solana 用戶的熱情表示欽佩,也希望能有更多技術交流。 資料來源
  • 17:47

    逾 15 萬以太坊驗證者支持將 Gas 上限翻倍,主網吞吐量有望大幅提升

    根據以太坊研究員 Toni Wahrstätter 所建立的資料儀表板網站 gaslimit.pics 顯示,目前已有超過 15 萬名以太坊驗證者(約佔全網總數的 15%)表態支持大幅提高區塊的 gas 上限 (gas limit),此舉可能進一步提升以太坊 Layer 1 的交易吞吐量。這項新提案計劃將以太坊的區塊 gas 上限從現行的 3,600 萬單位提升至 6,000 萬單位,幾乎是目前上限的兩倍。 在以太坊網路中,gas 是衡量執行交易或智慧合約所需計算資源的基本單位;區塊的 gas 上限則是指每個區塊內所有交易總共可消耗的最大 gas 數量。提高區塊 gas 上限,意味著每個區塊可以處理更多資料與交易,從而提升整體網路的處理量。 與重大協議升級不同,這項調整並不需要硬分叉,而是透過驗證者自主在節點中調整區塊參數來實現。一但支持提高上限的驗證者比例超過 50%,系統便會自動將上限調整為多數共識的數值。 以太坊上一次 gas 上限調整發生在 2024 年 2 月,從 3,000 萬提升至 3,600 萬;再前一次調整則是在 2021 年,當時從 1,500 萬翻倍至 3,000 萬。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此前在新的擴容路線圖中表示將試圖透過提高主網 gas 上限來加速擴容。但更高的上限可能會增加節點運營者的硬體負擔,進而對網路的穩定性造成壓力。因此,Vitalik 還提議引入 EIP-4444 來減輕這一負擔。
  • 17:21

    Flipster 推出「APR 強力升級計畫」:USDT 存款年化回饋最高 122%,比特幣披薩日活動同步進行中

    2025 年 6 月 1 日起,全球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Flipster 將正式啟動「APR 強力升級計畫」,針對 USDT 存款用戶推出高達 122% 年化報酬率(APR) 的限時獎勵方案,結合穩定幣存款與交易行為獎勵,打造資金效率與彈性並重的參與機會。活動期間自 6 月 1 日至 6 月 14 日,並與 Flipster 目前同步進行中的「比特幣披薩日紀念活動」相呼應,持續提升平台用戶參與熱度。 「APR 強力升級計畫」採用階梯式設計,只要於活動期間透過任意支援區塊鏈存入 USDT(淨新增資金),即可獲得 20% 基礎 APR。若同時滿足以下兩項條件: 當日交易量達 250,000 USDT 該筆存款來自 TON 或 APTOS 鏈,則可於隔日額外獲得 80% APR 加碼獎勵。 此外,參與者還可疊加平台現行的「Earn 活動」中最高 22% APR 的回饋,讓總收益上看 122% APR。 本活動每日計算獎勵並發放,獎勵以 USDT 配發、無需鎖倉,參與者可隨時存取資金。獎勵以每日平均「淨存入金額」為依據,每人可參與的資金上限為 200,000 USDT。 Flipster 提供超過 350 種幣種的交易市場,包括 BTC、ETH 及其他熱門資產,並支援 最高 100 倍槓桿 的永續合約交易。平台沒有交易手續費,並透過類似知名券商 Robinhood 採用的 spread 價差模式獲利,為交易者提供高效率、低開單成本的交易體驗。 同時間,Flipster 正舉辦「比特幣披薩日紀念活動」(5 月 22 日至 5 月 31 日),向幣圈歷史中的經典時刻致敬。該活動以「集滿披薩配料」為概念,用戶可透過完成任務(如完成 KYC、達成交易量、參與社群互動、關注交易者等)組成完整披薩,前 100 名完成任務者可獲得 BTC 獎勵,另抽出 15 名幸運用戶送出最高 1,000 USDT 等值 BTC。同時舉辦的交易量挑戰活動中,用戶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身份驗證與淨存入資金,並達成指定交易量門檻,即可瓜分共價值 33,000 USDT 的 BTC 獎池。 Flipster 近期透過多樣化的激勵機制設計,提升用戶對交易與資產配置的參與度,同時持續優化平台回饋邏輯,打造更具效率與彈性的交易環境。 詳細參與規則與說明可查看官網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5:50

    微策略創辦人 Michael Saylor 稱鏈上儲備證明不安全,反增加企業資安風險

    美國軟體公司 Strategy(前身為微策略)創辦人暨董事長 Michael Saylor 表示,機構發布鏈上儲備證明是一個「壞主意」,此舉可能會帶來安全風險。 Saylor 於 5 月 26 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25 比特幣大會」(the Bitcoin 2025 Conference)場邊活動中被問及關於機構採用透明度措施的問題,他回答說:「目前主流公布儲備證明的方式是一種不安全的儲備證明。」 Saylor 表示:「這實際上會削弱發行方、託管方、交易所和投資人的安全性,這不是一個好主意,是個壞主意。」 當 Blockware Solutions 首席分析師 Mitchell Askew 問及 Strategy 是否會發布其儲備證明時,Saylor 並沒有正面回應。 https://twitter.com/MitchellHODL/status/1927175496074182798 儲備證明是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採用的機制,用來證明他們持有足夠的加密資產以應對客戶提款需求,同時也被用於驗證其他機構(如發行加密資產 ETF 的公司)是否實際持有對應資產。 Saylor 承認業界已從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和 Mt. Gox 的倒閉中汲取教訓,但他認為,儲值證明對機構而言並非正確的措施。他說道: 「沒有任何一位機構級或企業的安全分析師會認為,把所有錢包地址公開是個好主意,因為這樣你就會被來回追蹤。」 Saylor 還表示:「去問問 AI,把它切換到深度思考模式,然後問:『公布你的錢包地址會帶來哪些安全問題?』以及『這樣做長期下來會如何削弱公司的安全性?』」他補充說,AI 可能會寫出長達 50 頁的安全風險分析內容。 自 2022 年 11 月 FTX 倒閉以來,為了提高透明度並證明自己擁有足夠資產,許多交易所、託管商與 ETF 發行商開始公布其儲備證明,包括幣安(Binance)、Kraken、OKX 和 Bitwise 在內的多家公司都採納了這項做法。不過,Saylor 指出,儲備證明往往只揭示片面事實,即公司持有的資產,並未揭露公司實際的負債情況。 資料來源
  • 14:34

    比特幣連兩波震盪衝擊市場情緒:短線動能趨緩、長線資金默默加倉

    近期比特幣(BTC)市場經歷了兩波較劇烈的震盪行情,短期內價格自高點 $111,000 附近回落至 $107,000 區間,導致大量槓桿多單爆倉。然而在波動背後,CryptoQuant 分析師 Amr Taha 觀察到一項重要結構變化,即短期交易者被洗出場,長期持有者卻趁勢默默吸籌,市場正在進行一場深層次的資金重分配。 Amr Taha 指出,第一波清算發生於比特幣跌破 $111,000 時,當時超過 9,700 萬美元的多單被迫平倉;隨後價格跌破 $109,000,引發第二波 8,800 萬美元的清算,短線槓桿交易者承受不了而出場。 但與此同時,長期持有者(LTH)的行為卻呈現出明顯的相反趨勢,「已實現市值(Realized Cap)回升至 4 月以來新高 280 億美元」,顯示其正積極利用市場回調進行逢低布局,而這裡的「已實現市值」是指根據每一顆比特幣最後一次鏈上移動時的價格來計算的全網比特幣總價值。Amr Taha 指出,「這種策略性的增倉,反映出長期持有者對未來價格的堅定信念。」 然而,從技術面觀察,短期風險依然存在。根據 CoinDesk 分析師 Omkar Godbole 的說法,比特幣目前正試圖守住自 75,000 漲至歷史高點 110,000 所形成的上升趨勢線支撐位。但 30 日動能變化率出現「空頭背離」訊號,即價格上升但動能指標未同步創高,顯示動能正在減弱。 此外,日線圖中的 MACD 柱狀圖也已翻轉為負值,進一步確認短期內市場動能正在轉弱。這意味著比特幣在技術面上有可能跌破其目前所處的上升通道,若支撐失守,市場可能重新測試 $100,000 這一關鍵的心理關卡與前波阻力轉支撐位置。 儘管短期走勢偏弱,但整體中期結構仍保持樂觀。50 日與 200 日 SMA 已於 5 月初形成「黃金交叉」,表明長期趨勢依然建構中。資金面與鏈上指標也呈現多頭佈局跡象。 總結來看,短期波動清洗了市場浮躁的槓桿資金,動能出現暫時疲乏;但從資金結構與中期技術走勢來看,市場並未失序,反而出現長線資金趁機加碼的訊號。投資人應留意下方關鍵支撐區間是否守穩,以及未來一週是否能重新站穩 $110,000,進而挑戰更高區間。
  • 12:59

    Bitlayer 與 Antpool、F2Pool 和 SpiderPool 等礦池合作,推進 BitVM 技術部署

    根據《CoinDesk》報導,建構在 BitVM 架構上的比特幣二層網路 Bitlayer 已與全球三大比特幣礦池 Antpool、F2Pool 和 SpiderPool 建立合作關係,使 BitVM Bridge 得以進入實際部署階段,幫助推動 BitVM 的實際應用。 以太坊(Ethereum)的智慧合約網路仍是加密領域中最受歡迎的基礎設施,它提供了去中心化、圖靈完備的虛擬機(EVM)。由於技術限制,比特幣缺乏對圖靈完備智慧合約的支援。2023 年 10 月,開發者 Robin Linus 提出 BitVM 作為比特幣的通用計算解决方案,允許將智慧合約中涉及的複雜計算移至鏈下執行,而最終結果則可透過鏈上的驗證機制確認,其運作方式類似於 Optimistic rollups。 Bitlayer 建立在 BitVM 架構之上,目標是在不犧牲比特幣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擴容,並為比特幣金融應用(BTCFi)提供基礎架構。但要實現其構想,需要有礦工的參與,而這正是新合作夥伴關係的關鍵所在。 Antpool、F2Pool 和 SpiderPool 的全球總算力占比特幣全網的超過 36%,Bitlayer 表示,這些礦池已同意支援非標準交易(NST)——BitVM 挑戰-回應機制的關鍵部分。他們的支持將解決 BitVM 部署面臨的關鍵瓶頸,並推進該系統的實際應用。 NST 指的是那些在比特幣共識規則下有效,但不被預設的 Bitcoin Core 軟體轉發的交易類型,因此若無礦工配合,這些交易將難以被打包上鏈並獲得確認。在此合作關係下,Antpool、F2Pool 及 SpiderPool 將作為 BitVM Bridge 的 Guardians,確保 NST 能順利地包含在區塊中,並成為比特幣不可變帳本的一部分。 BitVM Bridge 是一種特殊的工具,能讓比特幣安全且可信地流動至其他區塊鏈生態,如 Rollups、跨鏈協議或智慧合約平台,無需倚賴中心化中介。這為更廣泛的比特幣 DeFi 應用打開了大門,同時保留該網路強大的安全保障。 Bitlayer 共同創辦人 Kevin He 表示:「BitVM 能在維持比特幣核心安全性的同時實現鏈上驗證,展示出最可靠的途徑。這項合作解決了非標準交易(NST)成功上鏈的關鍵最後一哩路挑戰。」 這項合作不僅是 Bitlayer 的重大里程碑,也為礦工帶來戰略優勢,特別是在每四年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收入逐漸下降的情況下。Antpool 執行長 Andy 指出,Bitlayer 的 BitVM 能夠推動新的經濟活動,並為礦工創造以手續費為主的收入。他表示: 「Bitlayer 建構於 BitVM 之上,讓 BTC 能流向 DeFi 和 Layer 2 生態系統,這意味著更多的使用量、更多的費用,以及為礦工帶來的長期可持續性。」 相關報導:《比特幣 L2 專案 Bitlayer 在富蘭克林鄧普頓領投下完成 1,1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比特幣開發者發布 BitVM2 白皮書,提升網路擴容能力》
  • 12:08

    傳奇交易員成反指標!James Wynn 單週慘賠 4,400 萬鎂,原形畢露還是遭到狙擊?

    昨天宣布不再進行合約交易後又反悔的高槓桿交易員 James Wynn 經歷了一天的交易後,損失又進一步擴大了。 交易員 James Wynn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近期備受關注的巨鯨 James Wynn 於昨天中午發文表示,自己將帶著 2,500 萬美元的利潤退出賭場,似乎是在暗示自己將不再參與合約交易。 然而,當天下午,James Wynn 又往 Hyperliquid 入金 500 萬 USDC,開設比特幣與 PEPE 多單,且後來又陸續入金了好幾筆 USDC 充當本金。數據顯示,James Wynn 總共回充了大約 2,800 萬美金充當保證金。 James Wynn 加大做多部位 與此同時,其比特幣多單倉位甚至一度加倉到 6227.39 顆 BTC,建倉均價 110,082;另外還持有價值約 2,000 萬美金的 PEPE 多單。殊不知,後來因為 TMTG 出面澄清籌資買比特幣的新聞為假消息,導致比特幣快速回落,James Wynn 的高槓桿倉位也陷入清算危機。 為了避免被清算,James Wynn 緊急認賠平倉了部分比特幣與 PEPE 多單。目前 James Wynn 的多單倉位僅剩 3375.11 顆 BTC 。 有預謀的狙擊? 原本可以帶著 2,500 萬美元的利潤出場的 James Wynn ,在此輪交易中又虧損了約 1,500 萬美金。截至目前為止,James Wynn 的歷史總盈利已回落至 1,000 萬美金,過去一週總計虧損 4,400 萬美金。 鏈上分析師 @ai_9684xtpa 推測,這波下跌似乎是針對 James Wynn 而來的一場有預謀的「狙擊」,其目的就是透過強力壓低市場價格的方式逼迫 James Wynn 平倉或清算,類似案例過去也曾在另一個鏈上數據「內幕哥」身上發生過。 從傳奇到反指標 此外,社群中甚至許多人選擇與 James Wynn 站在對立面,執行反向操作,並因此獲得不少的收益。根據鏈上分析平台 Lookonchain 監測的數據顯示,一位地址為 0x2258 的交易者透過持續反向操作James Wynn 的交易策略,在近 3 天內獲利約 560 萬美元。 https://twitter.com/lookonchain/status/1927212551009398999 不過也有人質疑,該錢包可能是 James Wynn 用於對沖的 AB 帳戶。
  • 10:52

    Google 最新研究:破解加密技術所需量子資源驟降,區塊鏈安全紅燈亮起

    貝萊德警告量子計算對比特幣構成威脅 本月,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在其比特幣 ETF 文件中更新風險披露內容,明確指出量子計算未來可能會破解比特幣的加密防線,貝萊德在新的風險披露中強調,先進的量子技術理論上有可能破解私鑰,進而入侵錢包並竊取資產。這一風險更新發佈後立刻在市場中重新引發市場對於比特幣抗量子攻擊能力的討論。 Google 量子研究團隊最新研究 Google 的量子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了一項關鍵研究,發現破解目前廣泛使用的 RSA 加密(例如用於銀行交易、電子簽章與加密錢包)所需的量子資源,比 2019 年的估計少了整整 20 倍。 研究員 Craig Gidney 表示,以前要破解一組 2048 位元的 RSA 金鑰,至少需要 2,000 萬個有雜訊的量子位元(qubits),現在透過更快的演算法與更高效的錯誤修正技術,只要不到 100 萬個 qubits、運行一週左右就有可能成功。 雖然目前最強的量子電腦仍處於千 qubit 級距,尚未具備實際威脅性,但這項突破顯示量子科技發展速度超乎預期,加密產業與資訊安全基礎架構都必須開始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 比特幣的危機? 雖然這項研究聚焦於 RSA,但比特幣使用的橢圓曲線加密(ECC)也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ECC 與 RSA 一樣依賴特定的數學運算,而這些運算在量子電腦面前可能無所遁形。雖然比特幣的 256 位元加密理論上更安全,但隨著量子技術進展,這層保護也變得不那麼穩固。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研究團隊 Project Eleven 已經設立了一筆懸賞(1 BTC),獎勵任何能用量子電腦破解「簡化版比特幣加密機制」的研究者,目的是測試實際風險距離我們有多近。 同時 Google 也指出,駭客很可能已經在蒐集當前的加密資料,準備等到量子技術成熟後再解密,因此他們已率先在自家瀏覽器與內部系統導入新一代的後量子加密標準 ML-KEM。 加速佈局抗量子機制 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規劃,2030 年起將逐步淘汰不具備量子防護能力的加密演算法,但 Google 的研究顯示,這個時間表可能太慢。 為此,一些區塊鏈項目已經開始行動,例如 Solana 推出採用哈希簽章的量子抗性錢包機制;以太坊聯合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也提出,未來可能需要進行針對量子威脅的鏈上分岔(hard fork)。 雖然目前的量子電腦尚不足以威脅比特幣主網,但隨著百萬 qubit 級電腦預計在未來 5 到 10 年內出現,整個加密貨幣與全球通訊體系都將面臨重構挑戰。量子威脅已經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逼近中的現實問題,產業界需要提早應對。 參考來源
  • 10:16

    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否認出售傳聞,仍專注推動 IPO 計畫

    Circle 否認出售傳聞 財富雜誌此前曾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稱,USDC 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正以至少 50 億美元估值尋求潛在買家。據傳這場潛在交易涉及老牌合作夥伴 Coinbase,以及近期進軍穩定幣市場的競爭對手 Ripple。然而,針對外界傳聞,公司於昨日向媒體作出澄清,稱其並未尋求出售,並且仍專注推動首次公開募股(IPO)計畫。Circle 發言人向媒體回應表示: 「Circle 不打算出售。我們的長期發展目標始終不變。」 據消息人士透露,Circle 曾於 4 月底拒絕 Ripple 提出的 40 億至 50 億美元收購要約,理由為估值過低。雖然 Ripple 仍對潛在交易抱持興趣,但 Circle 已表明當前重心在 IPO 上,並未考慮出售。 IPO 計畫持續推進 Circle 於 2024 年 4 月正式向監管機構提交 IPO 文件,並聘請投資銀行負責承銷作業。雖然尚未公布具體上市時程,但公司強調,推動上市仍是既定策略核心。 Circle 最初原定於 2022 年底透過 SPAC 上市,但當時因市場狀況延後計畫。2024 年 1 月,公司正式宣佈重啟上市進程。
  • 10:02

    馬斯克確認支付應用「X Money」啟動內測,預計 2025 年正式上線

    馬斯克本人於 5 月 25 日親自證實,該平台打造的支付與數位銀行應用 X Money,已於本週啟動內部測試,並且很快就會上線。 X Money 內測中 在粉絲帳號「Tesla Owners Silicon Valley」發文稱 X Money 即將推出後,馬斯克隨即回應,表示該平台目前正進行「極為有限的 beta 測試」,並強調「當涉及人們的存款時必須格外小心」。 https://twitter.com/elonmusk/status/1926769080532426957 根據 X Money 官方 X 帳號的資訊,該應用計畫於 2025 年全面上線。 支付轉型藍圖漸趨明朗 X Money 的開發,是馬斯克將 X 打造成「萬能應用程式(Everything App)」藍圖中的重要一環。自 2022 年以來,馬斯克便多次提及希望將社群平台拓展至涵蓋支付、銀行、電商等多功能領域。根據 X Money 官方帳號資訊,該平台預計於 2025 年全面上線。截至目前,X 已在美國取得 41 張州級支付轉帳執照,並持續擴大全國營運合規範圍。 至於 X Money 是否會加入 PayPal、Cash App、Revolut 等新金融平台的競爭行列,支援如比特幣(BTC) 等加密貨幣的存取或交易功能,目前仍不得而知。 與川普政府互動引發政界關注 馬斯克推動 X Money 之際,正值美國政壇氣氛轉變。川普政府今年初上任後,任命馬斯克擔任「政府效率部門(DOGE)」主管,間接讓 X 的金融業務部署進一步加快。不過,此舉也引發政治反彈。民主黨參議員 Elizabeth Warren 今年 2 月曾警告: 「馬斯克在 X 上虧了大錢,他現在想把它變成一個金融平台,來收集用戶的個資與財務資料。」
  • 09:06

    金融時報稱川普媒體計畫籌集 30 億鎂建立比特幣儲備;TMTG 對外否認:蠢記者聽信蠢消息

    昨晚《金融時報》發布了一條重磅新聞,聲稱川普的媒體公司 Trump Media and Technology Group(TMTG),計劃透過發行股票與可轉換公司債的方式,募資 30 億美元用於購買比特幣與其他加密貨幣。但該公司已強烈否認這項消息。 《金融時報》在報導中指出,有六位知情人士透露,TMTG 計畫透過股票募資 20 億美元,以及可轉債發行募資 10 億美元。目的是仿效 Strategy、Metaplanet、Semler Scientific 等公司近來的儲備策略,進軍比特幣與其他加密貨幣市場。 然而,針對《金融時報》的報導,TMTG 對外否認,並批評道: 「看來《金融時報》聘了些愚蠢的記者,還聽信了更愚蠢的消息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