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5/19 星期一

  • 19:29

    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所持美國公債規模已超越德國

    隨著美國財政部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出爐,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所持有的美國公債規模正式超越德國,這突顯加密企業正快速躍升為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勢力。 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本月初公布第一季鑑證報告,截至 3 月 31 日,該公司對美國公債的曝險高達 1,200 億美元,其中包括透過貨幣市場基金和附買回協議間接持有的部位。 而根據美國財政部於上週公布的三月份美債主要外國持有者數據,德國持有美國公債金額達 1,114 億美元,排行第 19 名,這意味著 Tether 的美債持有規模已超越德國。 美國公債主要外國持有者(來源:美國財政部) Tether 執行長 Paolo Ardoino 在社群平台談及此事,並表示 Tether 即將超越南韓(1,258 億美元)。 https://twitter.com/paoloardoino/status/1924375112490394051 根據《Cointelegraph》今年三月報導,與其他國家相比,Tether 在 2024 年成為全球美國公債第七大買家,超過加拿大、台灣、墨西哥、挪威、香港及其他國家。 Tether 發行的 USDT 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穩定幣,市占率達 62%,市值約 1,520 億美元,其儲備主要由現金和約當現金構成,以維持其價值與美元的一比一錨定。Tether 儲備中的美國公債主要由金融服務公司 Cantor Fitzgerald 管理。 資料來源
  • 17:39

    Vitalik 公布以太坊擴容新路線圖:提出「部分無狀態節點」應對 L1 擴容難題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公布新路線圖:提出「部分無狀態節點」概念,旨在解決 L1 擴容與節點運行壓力問題。 Vitalik 提出「部分無狀態節點」 本週一,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公開提出一項新的擴容路線圖,試圖透過提高底層網路(L1) gas 上限來加速擴容,同時兼顧節點可運行性。他在最新的部落格文章中提出一個創新概念:「部分無狀態節點(partially stateless nodes)」,作為兼顧可擴展性與去中心化的潛在解方。 Vitalik Buterin 指出,提升 L1 gas 上限除了會引發網路安全疑慮外,最常見的批評是這將使運行完整節點變得更加困難。然而,他強調,運行完整節點對用戶而言極具價值,能夠提供「去信任、抗審查且隱私友善」的鏈上存取方式。 短期策略 而為了在不犧牲節點運行的前提下提高 gas 上限,Buterin 提出了數項短期優先事項: 實施 EIP-4444:該提案將節點儲存的歷史資料限制在最多 36 天內,可顯著降低對儲存空間的需求,讓更多人可以運行節點。 構建去中心化的歷史數據儲存解決方案:讓歷史資料不必全由單一節點儲存,可分散在整個網路中。 調整 gas 費率結構:提高儲存成本、降低執行成本,以鼓勵更高效的鏈上運算行為。 目前運行一個完整的以太坊節點需儲存整個區塊鏈狀態,約需 1TB 的狀態資料與 500GB 的歷史資料,EIP-4444 的實施有望大幅減輕這一負擔。 中期策略 在中期路線圖中,Vitaㄐlik Buterin 強調「無狀態驗證(stateless verification)」將是關鍵改變之一。此機制允許節點在不儲存 Merkle 分支的情況下與區塊鏈互動,且仍能驗證資料正確性,從而將節點儲存需求減少約 50%,使節點運行更加輕量。 「部分無狀態節點」將開啟 L1 擴容潛力 在本次提案中,Vitalik Buterin 首度提出「部分無狀態節點」的概念。他表示,這類節點結合無狀態驗證或 zkEVM 等技術,能夠驗證整個區塊與區塊鏈,但不需儲存所有資料,僅保留部分選定的資料區塊,並可對該部分執行相關查詢與驗證。 Vitalik Buterin 認為,這種新型節點機制有潛力將以太坊 L1 的 gas 上限提升 10 到 100 倍,從而達到顯著的擴容效果,同時不會犧牲節點的去中心化特性與可參與門檻。 不過,要在 L1 引入部分狀態管理與高效的資料選擇查詢機制,可能牽涉深層的共識層與執行層重構。此外,這種「非對稱節點角色設計」也可能導致網路參與者出現行為分歧,進而導致節點之間的同步性與安全方面產生新的風險。
  • 16:49

    薩爾瓦多所持比特幣未實現利潤達 3.57 億美元

    薩爾瓦多總統 Nayib Bukele 週一在社群平台上發文指出,薩爾瓦多持有的比特幣已經錄得約 3.57 億美元的未實現利潤。 Bukele 分享的數據顯示,薩爾瓦多投資比特幣的成本約為 2.871 億美元,目前所持比特幣的總價值已達到 6.44 億美元,未實現報酬率為 124.4%,單在今年便已錄得 6,980 萬美元的未實現收益。根據薩爾瓦多國家比特幣辦公室的數據,該國目前持有 6,181.18 顆比特幣。 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比特幣交易價格約為 103,155 美元,過去 24 小時漲幅約 0.7%。 https://twitter.com/nayibbukele/status/1924287351116734550 薩爾瓦多政府在 2021 年 6 月通過了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的決議,《比特幣法》於同年 9 月生效,成為全球首個將比特幣納為法幣的國家,其試圖實現經濟數位化,並減少對美元的依賴。自那以後,薩爾瓦多持續累積比特幣資產。 2024 年 12 月,薩爾瓦多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達成 14 億美元的資金協議,作為交換,該國修改了法律,影響多項比特幣相關措施,包括商家的比特幣支付服務從強制改為自願,及稅款僅限使用美元支付。當時外界預期該國將停止其比特幣相關政策,然而,Bukele 公開表示「不會停止」,表態薩爾瓦多政府不會完全遵守 IMF 的要求。 資料來源
  • 14:58

    綁架事件頻傳,加密產業高層聘保鑣防人身風險

    根據彭博社報導,由於近期全球各地針對加密貨幣投資人與從業人員的勒索案件頻傳,許多業界高層人員開始加強自身安全措施。 荷蘭人身安全與情報服務公司 Infinite Risks International 董事總經理 Jethro Pijlman 表示: 「我們收到更多諮詢、更多的長期合作客戶,以及更多加密貨幣投資人主動提出的安全需求,他們不想在危險來臨時毫無準備。他們正在意識到在這個層級做生意,聰明的安全措施已是成本的一部分。」 上週,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傳出數名海外客服人員收受賄賂,將少部分用戶的帳戶資料與管理紀錄提供給網路犯罪分子。近幾個月來,Coinbase 客戶屢傳遭遇假冒客服的社交工程詐騙,損失金額高達數百萬美元。根據 Coinbase 的說法,此次事件影響範圍估計為「每月交易用戶的不到 1%」。 Coinbase 資料洩漏事件引發了更多對人身安全的憂慮,因為駭客取得的資訊能讓他們辨識並追蹤持有大量加密資產的客戶。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共同創辦人兼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 Ronghui Gu 表示: 「加密貨幣交易者在資料洩露時會非常擔心個資隱私。只要有私鑰就能轉移加密貨幣,而且難以追回,這讓加密投資人成為犯罪目標。」 根據資安公司 Sentinel 執行長 Charles Marino 的說法,由於加密技術發展迅速,網路防護變得難以攻破,於是犯罪分子轉而採取現實攻擊的手段。 人們對加密產業高層及其親人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可以從 Coinbase 為其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所投入的大筆保全費用中看出。根據一份四月的監管文件,該公司去年為 Armstrong 花費了 620 萬美元的人身安全費用,比摩根大通、高盛和輝達等公司 CEO 的保安費總和還多。 多家美國加密公司也替高層支付保全費用。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去年為執行長 Jeremy Allaire 支付約 80 萬美元保安費用,網路券商 Robinhood 則為執行長 Vlad Tenev 支出了約 160 萬美元。 針對加密貨幣持有者的襲擊事件 據報導,法國上週發生了一起針對加密貨幣高管的綁架未遂事件,法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Paymium 執行長 Pierre Noizat 的家人在巴黎遭三名男子突襲,歹徒企圖將他們強押至一輛廂型車,所幸在抵抗後脫險。今年一月,法國硬體加密錢包公司 Ledger 共同創辦人 David Balland 在當地遭到綁架,後來成功獲救,但手部受到重傷。 襲擊事件頻繁到法國內政部長 Bruno Retailleau 於上週五承諾,將為加密產業設立緊急報警專線,並由精銳警察單位為加密高管與親人提供安全簡報與檢查。 社群媒體上,不少交易者表示近期會避免前往法國。大型加密貨幣活動 EthCC 將於今夏在坎城舉辦,主辦方已加強安保措施,與多個法國執法機構、特種部隊和私人保全公司合作,不再僅靠當地警方。 類似事件也不只發生在法國。比特幣安全專家 Jameson Lopp 公開了一份針對加密幣持有者的全球現實攻擊事件數據庫,今年已有超過 20 起。
  • 13:18

    財富雜誌專訪 Arthur Hayes:山寨幣何時起飛?以太幣會翻身嗎?

    BitMEX 聯合創辦人 Arthur Hayes 近日在杜拜的 Token2049 大會場邊接受《Fortune》記者 Anna Tutova 專訪,分享他對當前市場趨勢的觀察。 Arthur Hayes 為何看多比特幣 Hayes 表示,美國財政部近期透過消耗「一般帳戶」(TGA)與動用「非常措施」來繞過債務上限,實際支出超出帳面借款金額。他指出,TGA 餘額在本季從 7,500 億美元降至 4,500 億美元,等於政府在未發新債情況下多花了 3000 億美元。 「這讓人很困惑,因為我們正處於債務上限期間。政府雖不能淨借新錢,卻仍透過不同管道繼續支出。」他補充道,今年第一季,美國財政部的實際借貸比去年同期多了 22%,這意味著赤字更高。 這種赤字擴張帶來什麼後果?他認為:「政府終究必須發行更多國債,進而透過銀行系統為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導致美元在全球流通量上升。這對資產價格,尤其是比特幣,是正面訊號。」 Arthur Hayes 表示他認為比特幣在 4 月 9 日已見底,並將因資金寬鬆持續上漲。 山寨幣何時起飛?ETH 比 SOL 更具反彈潛力? 當被問到山寨幣牛市什麼時候開始時,Arthur Hayes 認為:「比特幣需要先突破 11 萬美元,然後在成交量持續上升下攻至 15–20 萬美元。這種情況可能在今年夏季或第三季初出現,屆時資金會開始轉向其他幣種。」 至於這波山寨幣行情是否會像 2021 年那樣瘋狂,Arthur Hayes 認為不太可能重演當年「百倍起飛」的盛況。他指出:「我們會有新的敘事與題材會漲得很瘋,但那些 FDV(完全稀釋估值)過高、流通量低、沒客戶、沒營收、只在幾個中心化交易所掛牌的老幣,不太可能再漲起來。」 至於哪種投資值得他部署資本?Hayes 表示:「要能打敗比特幣的報酬率才行,否則沒理由不直接持有 BTC。」 黃金佔投組 20%,看好金價升至 1~2 萬美元 當談到避險資產配置時,Hayes 也透露自己投資黃金已久。「我有實體黃金保存在金庫,也持有大量金礦股。我認為金礦股目前估值仍偏低,而各國央行正積極買金,這將推升金價走高。」 他進一步指出:「我相信美國會重新調高其官方黃金儲備估值,以此貶值美元對黃金的匯率。所以我認為這波金價可能會上漲到 1 萬甚至 2 萬美元。」 Arthur Hayes 估算自己目前約 20% 的資產配置在黃金上。 為何認為以太坊會翻身? 在 ETH 與 SOL 誰更具潛力的問題上,Arthur Hayes 出人意料地看好以太坊:「因為它現在很不受歡迎。大家都說以太坊什麼都沒做好,但事實上它仍然擁有最多的 TVL(總鎖倉量)、最多的開發者,而且仍是最安全的權益證明鏈。」 他承認以太坊價格從 2020 年至今表現平平,但指出:「若我現在要用新資金進場,我認為在接下來 18–24 個月的牛市中,ETH 將表現優於 SOL。」 對川普與比特幣未來的看法 當被問及對川普政策的預期,Arthur Hayes 認為:「川普政府會做一些對加密貨幣友善的事,但不代表你的幣一定會漲,也不代表會按照你預期的時間表發生。」 「大家的期望過高了。川普是個政治人物,他有很多事要忙,加密貨幣不是他的第一優先,投資人需要更有耐心。」 他重申先前的預測:「到川普任期結束的 2028 年,比特幣將達到 100 萬美元。」至於今年內的行情目標是多少?Hayes 認為:「比特幣在這波上漲中有機會挑戰 20 萬美元,年底則可能達到 25 萬美元,之後 alt season 才會全面展開。」
  • 11:52

    加密市場變盤在即?頂尖交易員與巨鯨正在大舉做空主流幣

    根據鏈上分析師 Lookonchain 分享的資訊顯示,某位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上累積獲利超 1,500 萬美金的頂尖交易員,目前正在該平台上做空 ETH、BTC、AVAX、SOL 和 USUAL 等代幣。其中持倉最大的是價值 726 萬美元的 ETH 空單,開倉價格為 2,435 美元。 另一方面,Zombit 此前曾報導,某位此前在 Hyperliquid 持有價值超過 2.5 億美金空頭部位的鏈上巨鯨,於昨日凌晨關閉了以太幣空單,實現約 187 萬美金的收益。然而,該巨鯨又重新部署了以太幣空單,並加倉比特幣空單。撰寫本文時,該巨鯨的 BTC、ETH 與 SOL 空單總價值已回升至 2.27 億美金。
  • 11:24

    Metaplanet 斥資近 152 億日圓增持 1004 顆比特幣

    日本投資公司 Metaplanet 週一宣布公司已花費約 151.95 億日圓(約 1.043 億美元)增持 1,004 顆比特幣,作為其「比特幣財務運作」策略的一部分,平均買入價格為 15,134,304 日圓(約 103,873 美元)。 截至 5 月 19 日,Metaplanet 共持有 7,800 顆比特幣(以目前約 10.4 萬美元的比特幣價格計算價值約 8.1 億美元),根據 Metaplanet 執行長 Simon Gerovich 的說法,這些比特幣的買入成本約為 7.125 億美元,買入均價約為 91,343 美元。 https://twitter.com/gerovich/status/1924299221043495193 Metaplanet 原本是一家開發 Web3 與元宇宙技術並經營飯店業務的公司,後來在 2024 年 4 月轉型成為比特幣財務企業,採用比特幣作為核心財務儲備資產,以對沖日本的債務負擔以及由此導致的日圓波動。今年一月,Gerovich 表示公司希望在 2025 年將其比特幣持有量擴大到 10,000 BTC。 相關報導: 《Metaplanet 在美設立子公司,將發行 36 億日圓債券以增持比特幣》《Metaplanet 任命川普次子 Eric Trump 為戰略顧問委員會成員,股價漲超 17%》
  • 10:49

    慢霧創辦人揭露針對硬體加密錢包用戶的詐騙手法

    區塊鏈安全公司慢霧(SlowMist)的創辦人余弦揭露了一種針對硬體加密錢包 Ledger 用戶的精心詐騙手法,透過假冒設備誘導用戶洩露錢包助記詞,這種釣魚攻擊從 2021 年便已出現。 余弦週一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詐騙集團會向 Ledger 用戶寄送假的 Ledger 設備,並謊稱由於更早之前的數據洩漏問題,用戶必須把舊 Ledger(真 Ledger )裡的助記詞轉移到新 Ledger 上(假 Ledger)。余弦進一步指出: 「這個假 Ledger 的假說明書會引導用戶將假 Ledger 連接到電腦上,然後在電腦上運行假 Ledger 應用程序......接著繼續誘導用戶將自己真 Ledger 裡的助記詞輸入進這個假 Ledger 應用程序裡。」 余弦補充,這類針對硬體錢包的詐騙手法還存在多種變體,例如:在假說明書中預先設定固定的助記詞,誘導用戶使用這種所謂「初始化已激活」的助記詞。他也提到,部分攻擊甚至可能透過竄改隨機數生成器,讓硬體錢包產生的助記詞基於弱熵,使其在未來更容易被暴力破解或碰撞出來。 余弦表示,儘管許多人對這類「偏物理」的詐騙手法感到難以置信,但實際上這類透過假設備撒網式攻擊的方式,確實存在一定的成功機率。此類攻擊之所以能奏效,可能原因在於硬體錢包廠商洩露了用戶訂單資訊,以及詐團透過仿冒商場販售假錢包,目前尚未出現明確案例顯示硬體錢包在物流途中遭中間人動手腳。 https://twitter.com/evilcos/status/1924267266327421371
  • 10:36

    穆迪降低美國信用評級引爆避險情緒,風險資產與債市同步波動

    週末,風險資產市場氣氛明顯轉趨保守,主因是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 Aaa 調降至 Aa1,理由包括財政赤字擴大、利息支出上升以及政治僵局導致財政改革無望。這項降評使穆迪成為繼惠譽(Fitch)與標準普爾(S&P)後,第三家將美國自「三 A」評級降級的主要信評機構。 美國白宮對此隨即發表聲明,川普政府發言人批評穆迪的決定具有政治動機,旨在動搖公眾對政府財政表現的信心。而財政部長貝森特週日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與媒體見面》的採訪中則表示,他不太相信穆迪,並批評穆迪是落後指標。 該消息除了導致加密貨幣市場週末走勢疲軟以外,也同樣衝擊到傳統市場,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 4.48%,而美股三大期貨指數也普遍走跌。儘管長期來看,美債風險與美元貶值疑慮可能為比特幣等去中心化資產帶來利多,但在宏觀不確定性升高的當下,市場可能更傾向「先避險、後佈局」,導致資金短線撤出風險資產。 FxPro 首席市場分析師 Alex Kuptsikevich 表示,比特幣當前守穩於 104,000 美元關鍵價位,顯示多方尚有支撐,但壓力正逐漸上升。他指出,若價格持續停留在當前區間上緣卻未能突破,可能觸發短期回調。簡單來說,目前市場雖尚未全面轉空,但後續走勢仍偏弱勢整理。
  • 09:51

    高槓桿騷操作翻車!大戶兩日虧損逾九成,本金 296 萬美元僅剩 25 萬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師餘燼追蹤的數據顯示,地址開頭 0xcddf 的大戶在過去兩天內展開一系列高槓桿交易操作,最終不僅無力逆轉頹勢,更慘遭市場「多空雙殺」,短短 48 小時內從 296 萬美元的資金縮水至僅剩約 25 萬美元,損失幅度超過九成,引發社群熱議。 一天之內巨額開空 ETH 倉位,遭市場打臉 事件起始於 5 月 18 日,0xcddf 地址以 25 倍槓桿開空了 41,851 顆 ETH ,倉位總值達 1.03 億美元,開倉價格為 2,514 美元,爆倉價則僅為 $2,525,風險極高。誰知 ETH 當日便展開上攻行情,價格迅速突破該區間,導致該倉位一路觸發止損,最終全部平倉,虧損高達 246 萬美元。 https://twitter.com/EmberCN/status/1924262763377102920 諷刺的是,該空單平倉後,ETH 價格隨即下跌,堪稱「完美錯過」。 急轉追多 BTC 再度失利,45 分鐘倉位被清算 或許是「打不過就加入」,這位投資人隨即調頭將剩餘資金投入 BTC 多頭。根據餘燼追蹤,他以 106,580 美元的價格開倉 166 顆 BTC 多單,槓桿高達 40 倍,倉位總值達 1,760 萬美元,爆倉價為 105,510 美元。 但好景不長,僅僅 45 分鐘後 BTC 價格只是小幅回調,高槓桿倉位就止損了,再度虧損 17.5 萬美元,此時可用資金僅剩下約 25 萬美元。 再度開空 ETH,形成「打臉式」交易迴圈 在多單再度失利後,這位大戶並未選擇離場,而是載著僅剩的 25 萬美元再度回到 ETH 空頭戰場。根據鏈上資訊,他以 2,444 的價格開空 2,636 顆 ETH,槓桿仍為 25 倍,爆倉價為 2,480 美元。 餘燼評價其操作風格為「開多挨打就轉空,開空失利再開多」,形容其如同「市場的沙包」,無論方向如何變化,總在錯誤一方,令人不勝唏噓。這一事件也提醒投資人,在多空快速輪替的行情中應保持冷靜判斷,避免情緒性操作導致連環虧損。
  • 09:14

    非流動供應創新高、CAGR 走低;比特幣數據揭示長期機會

    比特幣(BTC)今晨短暫觸及 107,000 美元,多項鏈上與宏觀趨勢指標也正在悄然轉變,突顯比特幣作為資產類別正從高波動的成長期,逐步邁向穩健吸資的成熟階段。 比特幣非流動供應量創新高 根據鏈上數據平台 Glassnode 的觀察,比特幣的「非流動供應量」(illiquid supply)已創下歷史新高。 這代表越來越多 BTC 被存放在長期未動用的錢包中,處於非交易狀態,反映出市場參與者愈加傾向「持有」而非頻繁交易。這不僅降低市場上的流通供給,也為價格在未來面臨需求上升時埋下潛在的供應衝擊因子。 比特幣 CAGR 持續下滑 另一方面,加密分析師 Willy Woo 近日也發布一項值得關注的趨勢觀察:比特幣的年化報酬率(CAGR)正持續下滑,說明 BTC 正從過去高速增長的「魔法獨角獸」邁入資產定價逐漸合理化的階段。 https://twitter.com/woonomic/status/1924035000703283310 他指出,自 2017 年以來,比特幣年化報酬率已從數百個百分比,逐步下調至如今的 30–40%,並仍有下行趨勢。 Woo 強調,這一變化關鍵發生於 2020 年——即比特幣「機構化」的關鍵時點,當時不僅有企業如微策略大舉進場,主權國家亦開始進行比特幣儲備配置。隨著越來越多長期資本進入,比特幣正被市場視為自 150 年來首個全新「全球宏觀資產」,逐步吸收全球流動資本,直至達到價值均衡。 對於未來走勢,Willy Woo,在全球貨幣供給長期年增約 5%、GDP 年增約 3% 的背景下,比特幣的年化成長率最終將穩定在 約 8% 水準。他認為,這一趨勢的形成可能還需要 15 至 20 年,但在此之前,BTC 仍將持續是表現最強的長期可投資資產之一。Willy Woo: 「享受這趟旅程吧。即便 CAGR 正在下滑,但現階段幾乎沒有任何公開市場產品能在長期表現上與比特幣匹敵。」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